劳务合同和劳动合同离职区别
一、劳务合同和劳动合同离职区别
劳务合同和劳动合同在离职方面存在显著区别:
1. 离职程序不同: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离职,试用期内需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转正后应提前三十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符合法定情形时,劳动者可立即解除。而劳务合同的离职取决于合同约定,若未约定,双方可随时提出解除,但需给对方必要准备时间。
2. 经济补偿差异:劳动合同中,用人单位存在过错,如未提供劳动保护、拖欠工资等,劳动者离职可获经济补偿;用人单位主动解除且符合法定情形,也需支付经济补偿。劳务合同通常按约定执行,若无约定,一般不存在经济补偿。
3. 法律依据有别:劳动合同受《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调整,对用人单位限制较多,侧重保护劳动者权益。劳务合同受《民法典》规范,更遵循意思自治原则,双方权利义务主要依合同约定。
二、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的区别
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存在多方面区别:
1. 主体:劳动合同主体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用人单位包括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等,劳动者需符合法定年龄等条件;劳务合同主体较为广泛,可以是法人之间、自然人之间或法人与自然人之间。
2. 法律关系:劳动合同建立的是劳动关系,受劳动法调整,具有隶属性,劳动者需遵守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劳务合同建立的是劳务关系,受民法调整,双方是平等的民事主体,不存在隶属关系。
3. 待遇:劳动合同中,劳动者享有工资、奖金、福利等报酬,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还有社会保险等待遇;劳务合同报酬由双方协商确定,支付方式和时间灵活,一般无社会保险等福利。
4. 保障:劳动合同受劳动法律法规保护,用人单位解除合同需符合法定情形并支付经济补偿;劳务合同违约救济主要依据合同约定和民法规定。
5. 争议解决:劳动合同争议需先经过劳动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才可向法院起诉;劳务合同争议可直接向法院起诉。
三、没毕业可以签劳动合同有效吗
没毕业是否能签劳动合同及合同是否有效,需分情况判断。
一般而言,没毕业但符合以下条件签订的劳动合同有效:
其一,已年满十六周岁。我国法律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若满足此年龄要求,是具备一定劳动主体资格的。
其二,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部分大学生虽未毕业,但已能通过工作获得稳定收入维持生活,这类大学生签订的劳动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不过,若大学生仍处于学习阶段,主要任务是完成学业,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所签协议通常不属于劳动合同。比如利用寒暑假打工,一般与单位建立的是劳务关系,签的是劳务协议而非劳动合同。
所以,没毕业签的劳动合同,若符合劳动主体资格等条件则有效;若只是短期兼职、勤工俭学,所签合同可能不属于劳动合同范畴。
以上是关于劳务合同和劳动合同离职区别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