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劳动合同后还能兼职吗
一、签劳动合同后还能兼职吗
签劳动合同后能否兼职,需依据具体情形判定。
一般情况下,法律未禁止劳动者兼职。若劳动合同和公司规章制度未明确禁止兼职行为,劳动者可进行兼职。不过,劳动者有遵守合同和公司规定的义务,应仔细查看相关条款。
但如果劳动合同或公司规章制度明确禁止兼职,劳动者兼职则可能构成违约,公司有权依据合同约定或规章制度处理,甚至解除劳动合同。
另外,《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这意味着,即便合同和制度未禁止,若兼职影响本职工作,单位有权干预,若劳动者不改正,单位可解除合同。
因此,签劳动合同后想兼职,应先了解合同和单位规定,同时确保兼职不影响本职工作,避免法律风险。
二、兼职受劳动合同法保护吗
兼职是否受劳动合同法保护,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若兼职属于非全日制用工,受劳动合同法保护。非全日制用工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订立口头协议,任何一方都能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用人单位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且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
若兼职是劳务关系,不受劳动合同法保护,而是受民法典等相关法律调整。劳务关系是由双方当事人按照意思自治原则协商确定权利义务,通常依据双方约定来保障权益。当发生纠纷时,需依据合同约定及民法典中关于合同的规定来处理。
三、不签劳动合同还做兼职吗
从法律风险角度来看,不建议在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做兼职。
依据法律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若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可能难以得到保障。比如,在兼职工作里,未签合同可能导致劳动者的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等关键权益没有明确书面约定。一旦出现纠纷,劳动者维权会面临较大困难,像工资拖欠问题,没有合同作为证据,很难证明双方约定的报酬标准和支付方式。
此外,未签合同还可能影响劳动者享受一些应有的保障,如工伤保险。在兼职期间若发生工伤,由于缺乏劳动合同证明劳动关系,申请工伤认定和获得赔偿会变得复杂。
不过,如果经过综合考量,认为这份兼职有其他重要价值,且劳动者能通过其他方式收集工作证据,如工作记录、聊天记录、工资转账记录等,也可以选择继续工作,但要保持警惕,一旦权益受损,及时采取法律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以上是关于签劳动合同后还能兼职吗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