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劳动合同赔偿标准的月工资按什么来算
一、解除劳动合同赔偿标准的月工资按什么来算
解除劳动合同赔偿标准中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
应得工资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如果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正常出勤月的工作不满 12 个月,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
若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如果劳动者的月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例如,当地最低工资是每月 2000 元,劳动者月工资只有 1800 元,此时就按 2000 元来计算月工资作为赔偿标准的依据。
二、劳动合同如果没有给到员工视为未签合同吗
劳动合同未给到员工,并不视为未签合同。
判断双方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关键在于是否订立了书面协议且符合劳动合同要件。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只要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了具备《劳动合同法》规定必备条款的书面合同,就不能仅因未将合同交给员工,就认定为未签订劳动合同。
不过,用人单位有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给劳动者的义务。若未交付,劳动者可向用人单位索要。用人单位拒绝提供的,劳动者可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承担赔偿责任。
未交付合同虽不构成未签合同,但可能引发风险。如员工可能以未持有合同为由,对合同内容真实性存疑或主张未签订合同,给用人单位带来不必要的法律纠纷。所以,用人单位应及时将劳动合同交给劳动者,保障双方合法权益。
三、企业与员工没签劳动合同员工可以怎样索赔
企业与员工未签订劳动合同,员工可按以下方式索赔:
- 收集证据:员工需先收集能证明与企业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考勤记录、同事证言等。这些证据是后续索赔的基础。
- 主张双倍工资:依据相关法律规定,企业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员工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员工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员工可要求企业支付自入职第二个月起至满一年期间的双倍工资差额。
- 申请劳动仲裁:员工可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填写仲裁申请书,并附上收集好的证据。仲裁委员会受理后,会安排开庭审理。
- 若对仲裁结果不满:员工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索赔过程中,员工要注意在法定时效内主张权益,避免因超过时效而丧失胜诉权。同时,保持理性和冷静,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以上是关于解除劳动合同赔偿标准的月工资按什么来算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