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签劳动合同如何赔偿
一、未签劳动合同如何赔偿
未签劳动合同的赔偿规定主要依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计算二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
例如,劳动者入职后用人单位一直未与其签订合同,从第二个月开始,劳动者就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双倍工资。若用人单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视为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当立即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劳动者主张未签合同双倍工资赔偿,需注意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考勤记录等。若与用人单位协商不成,可通过劳动仲裁、诉讼等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二、没签劳动合同要赔偿多少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计算方式为:从用工第二个月起开始计算二倍工资,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若满一年仍未签订,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例如,劳动者工作了8个月一直未签合同,除去第一个月,用人单位需额外支付7个月工资作为赔偿。
不过,二倍工资有仲裁时效的限制。一般来说,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所以,劳动者要及时主张自身权益。同时,劳动者需提供能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证据,如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考勤记录等。
三、协议和劳动合同有啥区别
协议和劳动合同存在多方面区别:
- 性质:协议是平等主体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约定,涵盖广泛领域,如合作协议、买卖协议等;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受劳动法律法规调整。
- 主体:协议主体多样,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劳动合同主体特定,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是劳动者。
- 内容:协议内容依双方约定确定,较灵活宽泛;劳动合同内容法定性强,需明确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必备条款。
- 法律适用:协议主要适用民法典等民事法律;劳动合同适用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劳动法律。
- 保障程度:劳动合同对劳动者权益保障更全面,规定了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保护等,用人单位解除合同有严格限制;普通协议按约定履行,违约救济主要是赔偿损失等。
以上是关于未签劳动合同如何赔偿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华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