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协议和劳动合同的区别是什么
一、劳动协议和劳动合同的区别是什么
劳动协议和劳动合同存在诸多区别:
1. 法律性质:劳动合同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严格规范,是确立劳动关系的法定形式,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劳动协议法律概念较宽泛,可能是劳务协议、合作协议等,不一定受劳动法律法规调整。
2. 主体关系:劳动合同主体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存在管理与被管理的隶属关系。劳动协议主体可为法人之间、自然人之间或法人与自然人之间,主体地位平等,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
3. 保障程度: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享有较多法定权益保障,如社会保险、加班工资、带薪年假等。劳动协议中,当事人主要依据协议约定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权益保障程度取决于协议约定。
4. 争议处理:劳动合同纠纷需先经过劳动仲裁程序,对仲裁结果不服才能向法院起诉。劳动协议纠纷可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二、用人单位劳动合同和劳务合同区别
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和劳务合同存在多方面区别:
1. 主体:劳动合同主体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用人单位包括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等,劳动者需符合法定年龄等条件。劳务合同主体较灵活,双方可以是法人之间、自然人之间或法人与自然人之间。
2. 法律关系:劳动合同建立的是劳动关系,具有行政隶属性质,劳动者需服从用人单位管理,遵守规章制度。劳务合同建立的是平等主体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双方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各自独立、地位平等。
3. 权利义务:劳动合同中,用人单位需为劳动者提供劳动条件、支付工资、缴纳社保等;劳动者享有休息休假、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等权利。劳务合同里,双方权利义务主要依据合同约定,劳务提供者一般自行承担工作风险,接受方按约定支付报酬。
4. 国家干预程度:劳动合同受劳动法等法律法规严格干预,对合同条款、劳动保护等有诸多强制性规定。劳务合同主要遵循意思自治原则,只要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双方可自由约定合同内容。
5. 争议解决方式:劳动合同争议需先经过劳动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才能向法院起诉。劳务合同争议可直接向法院起诉。
三、劳动协议和劳动合同的区别和联系
劳动协议和劳动合同存在区别与联系。
从联系来看,二者均是雇主与劳动者确立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它们目的相同,都是为保障双方合法权益、规范劳动行为、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且在一定程度上都受劳动法律法规约束,都需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等原则。
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1. 法律性质:劳动合同是明确的法定概念,由劳动法律法规调整规范;劳动协议并非严格法律术语,概念外延宽泛,可能包含劳务协议等,不一定受劳动法律调整。
2. 主体地位:劳动合同中,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存在管理与被管理的隶属关系;劳动协议双方主体地位相对平等,不存在严格隶属关系。
3. 国家干预程度:劳动合同受国家干预程度高,法律规定了诸多强制条款,如工作时间、劳动保护等;劳动协议更多遵循当事人意思自治,只要不违法,双方可自由约定内容。
4. 保障程度:劳动合同对劳动者权益保障更全面、具体,规定了各项社会保险等;劳动协议的保障程度可能因协议约定而异,灵活性较强。
以上是关于劳动协议和劳动合同的区别是什么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