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必须签劳动合同吗
一、打工必须签劳动合同吗
打工通常必须签订劳动合同。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从劳动者权益保障看,签订劳动合同能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它规定了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劳动报酬、工作时间等重要事项,可避免用人单位随意变更工作要求和降低工资等情况,保障劳动者获得合理劳动报酬和工作条件。若用人单位违反合同约定,劳动者可依据合同和法律维权。
从法律责任角度,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超过一年仍未订立,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不过,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这种用工形式一般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
综上,除了非全日制用工可订立口头协议外,打工都应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二、劳动合同看附件有哪些
仅说“劳动合同看附件有哪些”信息不明确。一般而言,劳动合同常见附件包含以下几类:
1. 岗位说明书:详细说明工作岗位的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条件、胜任该岗位所需的资格条件等,能让劳动者清楚了解工作要求。
2. 保密协议:当劳动者工作涉及用人单位商业秘密、技术秘密等保密事项时,会签订保密协议,约定劳动者的保密义务、保密范围、保密期限以及违反保密义务的责任等。
3. 竞业限制协议:对于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用人单位可能与其签订竞业限制协议,限制其在离职后的一定期限内到与本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工作,或者自己开业生产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同时用人单位需支付相应经济补偿。
4. 培训协议:若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会与劳动者订立培训协议,约定服务期以及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应支付的违约金。
三、合同和劳动法以谁为准
合同和劳动法的适用需依具体情况判断。
从效力层面看,劳动法属于法律,具有强制性和普遍约束力;合同通常是平等主体间的约定。当合同内容与劳动法强制性规定冲突时,以劳动法为准。例如,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需保障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若劳动合同约定劳动者连续工作一个月无休息,此约定因违反劳动法而无效。
在不违反劳动法强制性规定时,合同约定有效,双方应依约履行。如在工资待遇、工作岗位等方面,合同可对劳动报酬、工作内容作具体约定,只要不低于劳动法规定的标准,这些约定对双方有约束力。
当合同未作约定或约定不明时,可依据劳动法相关规定确定双方权利义务。例如合同未明确加班工资计算方式,应按劳动法规定支付。
所以,劳动法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底线,合同约定不得突破此底线,二者相互补充又有先后适用顺序。
以上是关于打工必须签劳动合同吗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华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