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买卖禁售动物怎么判

2025-09-01 07:02:13 法律知识 0
  非法买卖禁售动物怎么判?非法买卖禁售动物判决依具体情况定。涉及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按情节轻重处不同刑罚并处罚金。情节判定考虑动物种类、数量、价值等。买卖一般保护禁售动物,或受行政处罚,构成犯罪追究刑责。接下来民生与法治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非法买卖禁售动物怎么判

   非法买卖禁售动物的判决需依据具体情况而定。禁售动物一般指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涉及罪名主要是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

   根据相关法律,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情节严重”和“情节特别严重”的判定,会综合考虑交易的动物种类、数量、价值等因素。例如,交易的动物濒危程度高、数量较多、制品价值巨大等,通常会被认定为情节严重或特别严重。

   若买卖的并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但属于禁售的一般保护动物,可能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相关法规给予行政处罚,如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若构成犯罪,也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动物犯法会被抓去坐牢吗

   动物不会因“犯法”被抓去坐牢。法律是为规范人类行为而制定的社会规则,只对具有认知和控制能力的人类有约束力,动物不具备这种能力,不能成为法律责任的承担主体。

   当动物造成损害时,法律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比如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要承担侵权责任。若因第三人过错致使动物造成他人损害,被侵权人可向动物饲养人、管理人或第三人请求赔偿。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野生动物伤人或破坏财物,不会对野生动物进行“处罚”,而是根据情况采取措施,如加强防范、控制种群数量等,以保障公众安全和生态平衡。所以,动物本身不会因所谓“犯法”被抓去坐牢,法律关注的是如何处理因动物导致的损害及明确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买卖保护动物制品怎么判

   买卖保护动物制品的量刑,需依据具体情况判断。

   若涉及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依据刑法规定,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判断情节是否严重、特别严重,要考虑制品的价值、来源、数量等因素。比如制品价值较高、多次买卖等,可能会被认定为情节严重。

   若买卖的是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制品,处罚通常按相关地方法规执行,处罚力度一般较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制品轻,但也会有罚款、没收制品等处罚。

   若行为人对所买卖物品系保护动物制品不知情,在有证据证明的情况下,可能不构成犯罪,但可能面临物品被收缴等处理。总之,买卖保护动物制品存在法律风险,应避免此类行为。

   以上是关于非法买卖禁售动物怎么判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