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拿到劳动合同可以要求离职吗
一、没拿到劳动合同可以要求离职吗
没拿到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要求离职。
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并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若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属于违法行为。
劳动者离职有两种情况。一是正常离职,需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即便没拿到劳动合同,也能按此程序离职。二是立即离职,如果用人单位存在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等违法行为,劳动者可解除劳动合同,无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没拿到劳动合同,劳动者可先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索要劳动合同。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合同,并可主张相应赔偿。在离职时,要注意保留好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考勤记录等。
二、公司不签劳动合同买社保合法吗
公司不签劳动合同但买社保,这种做法不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公司不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违反了这一法律规定。
虽然公司为劳动者购买社保,履行了部分法定义务,但签订劳动合同与购买社保是两个不同且相互独立的法律要求。签订劳动合同能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比如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劳动报酬、休息休假等重要事项都应在合同中明确约定。
若公司不签劳动合同,劳动者有权要求公司支付双倍工资。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因此,公司不签劳动合同即使买了社保,也不符合法律规定,劳动者可通过与公司协商、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等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三、没签劳动合同可以直接辞职吗
没签劳动合同,劳动者通常可以直接辞职。
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单位存在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违法行为,劳动者有权随时解除劳动关系。
不过,若处于试用期,虽然没签合同,但按照规定,劳动者需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后才能离职;若已过试用期,从情理和职业规范角度,建议提前一定时间告知单位,以便单位做好工作交接安排。
直接辞职时,劳动者要注意保留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工作证、考勤记录、工资发放记录等。这样在后续若与单位就工资、补偿等问题产生纠纷时,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若单位拒绝支付应得工资或赔偿,劳动者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
以上是关于没拿到劳动合同可以要求离职吗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