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佣和劳动合同的区别
一、雇佣和劳动合同的区别
雇佣合同和劳动合同存在诸多区别:
1. 主体不同:雇佣合同主体可以是自然人与自然人、自然人与法人或其他组织;劳动合同主体特定,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是劳动者。
2. 法律性质不同:雇佣合同是民事合同,受民法调整;劳动合同是确立劳动关系的协议,受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调整。
3. 权利义务不同:在雇佣合同中,双方地位平等,权利义务由合同约定;劳动合同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存在管理与被管理关系,劳动者需遵守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且享有法定的劳动保障和福利。
4. 国家干预程度不同:雇佣合同当事人可自由约定合同内容,国家干预较少;劳动合同的内容除当事人约定外,许多条款直接由法律规定,如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
5. 风险承担不同:雇佣合同履行中,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或自己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过错承担相应责任;劳动合同中,劳动者在工作中造成他人损害,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劳动者自身受损害,按工伤处理。
二、怎么知道解除劳动合同
判断劳动合同是否解除,可从以下方面考量:
- 查看解除通知:若一方有解除劳动合同的意愿,通常会向对方发出书面解除通知。通知中会明确表达解除合同的意思、解除的原因及生效时间等内容。收到此类通知,基本可确定合同进入解除程序。
- 关注行为表现:即使没有书面通知,双方的行为也可能暗示合同解除。例如,劳动者不再到岗工作,用人单位停止发放工资、停止为劳动者缴纳社保等。当双方以实际行动表明不再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主要义务时,可视为合同已解除。
- 依据法律规定:在某些法定情形下,劳动合同会自动解除。比如,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等。
- 确认协商结果:若双方就解除劳动合同进行了协商并达成一致,也意味着合同解除。这种协商可以是口头的,但为避免纠纷,最好签订书面协议,明确解除合同的相关事宜。
三、接触劳动合同补偿标准
解除劳动合同补偿标准分多种情况:
- 协商一致解除: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需按劳动者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
- 单位无过失性辞退:如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不能胜任工作等,用人单位提前通知解除合同,也需按上述标准支付经济补偿。
- 单位经济性裁员: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等情况裁员,同样按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
- 违法解除:用人单位违反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可要求继续履行合同;劳动者不要求或已无法继续履行,用人单位需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支付赔偿金。
这里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若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支付标准按三倍数额支付,支付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以上是关于雇佣和劳动合同的区别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