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权法客体是指什么
一、著作权法客体是指什么
著作权法客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一定形式表现的智力成果。
具体包括:
1. 文字作品,如小说、论文等。
2. 口述作品,像即兴演讲等。
3. 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
4. 美术、建筑作品。
5. 摄影作品。
6. 视听作品,如电影等。
7. 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8. 计算机软件。
9. 符合作品特征的其他智力成果。
这些客体需具备独创性且能以某种形式固定下来,才能受到著作权法保护。
二、著作权年限怎么计算的
著作权的保护期限根据权利类型不同而有不同计算方式:
1. 对于一般作品的发表权和财产权,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2. 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作品、著作权(署名权除外)由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其发表权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创作完成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财产权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不再受著作权法保护。
3. 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摄影作品,其发表权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不再受著作权法保护。
三、著作权法案第几次修正
著作权法历经多次修正。
我国著作权法自颁布后,根据社会发展和实际需求不断完善。其修正次数是动态变化的,会随着时代进步、技术发展、文化产业变革等因素适时调整,以更好地适应新情况,保障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
要确切知晓当前是第几次修正,需查阅最新的法律法规文本及官方发布的信息。不同版本的著作权法在保护范围、权利内容、侵权责任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每次修正都旨在让法律更契合当下社会的著作权保护需求,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以上是关于著作权法客体是指什么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