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刑事犯罪判刑吗
一、残疾人刑事犯罪判刑吗
残疾人刑事犯罪是否判刑需依据具体情况判定。依据我国刑法,残疾人犯罪同样要承担刑事责任,但在量刑上会根据残疾类型和具体犯罪情节考量。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应责令其家属或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必要时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是因为他们在生理上存在缺陷,其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可能相对正常人受到一定限制。
其他身体残疾的人犯罪,和正常人一样承担刑事责任,没有特殊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的规定。不过,如果存在自首、立功等情节,也会依法从宽处理。总之,残疾人犯罪并非一律判刑或不判刑,需结合法律规定和实际案情综合判断。
二、残疾人犯罪可以坐牢吗
残疾人犯罪可以坐牢。依据法律规定,在刑事责任的判定上,残疾并非免除或减轻刑罚的法定理由。只要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残疾人犯罪,就需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不过,对于精神残疾者,若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不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在司法实践中,即便残疾人犯罪会考虑其残疾状况及对犯罪行为的影响,不过该坐牢的仍会坐牢。若其符合监外执行条件,像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等,可暂予监外执行。
三、有残疾证犯法还坐牢吗
残疾证持有者犯法是否坐牢,需依据具体情形判定。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残疾人犯罪同样要承担刑事责任,不会因残疾而免予处罚。不过,《刑法》考虑到残疾人在认知、控制行为能力等方面可能存在的特殊情况,有相应特殊规定。
精神残疾人在不能辨认或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不负刑事责任,但应责令其家属或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必要时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要负刑事责任。
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是因其生理缺陷可能影响其对事物的认知和判断,在量刑时会予以考虑。
其他身体残疾但具备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人犯罪,和正常人一样承担刑事责任,若符合坐牢条件,会被依法收监服刑。所以,有残疾证犯法不一定坐牢,关键看其刑事责任能力及犯罪情节。
以上是关于残疾人刑事犯罪判刑吗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