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不能履行能否解除劳动关系

2025-09-03 19:41:01 法律知识 0
  合同不能履行能否解除劳动关系?合同不能履行能否解除劳动关系需视情况判断。客观情况重大变化致合同无法履行,经协商无果可解除并补偿;劳动者原因致合同不能履行,符合条件可解除且无需补偿;不可归责双方的原因,协商解除一般需补偿。接下来民生与法治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合同不能履行能否解除劳动关系

   合同不能履行是否能解除劳动关系,需视具体情况判断。

   若因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应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同时按照法律规定支付经济补偿。

   如果是劳动者一方原因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比如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等,符合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中解除劳动关系条件的,用人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要是因不可抗力等不可归责于双方的原因导致合同不能履行,双方可协商解除劳动关系,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一般需支付经济补偿。

   总之,合同不能履行时,能否解除劳动关系以及如何解除,要依据法律规定、合同约定以及具体事实来确定,以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

   二、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不执行怎么办

   若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一方不执行,另一方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维护权益。

   首先,尝试协商解决。友好沟通能避免矛盾激化,促使对方履行协议。双方可就未执行的事项再次明确责任和履行方式,达成一致后继续履行。

   若协商无果,可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有权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其可责令用人单位履行协议,若用人单位仍不执行,将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还能申请劳动仲裁。劳动者可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仲裁委员会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陈述进行审理,作出仲裁裁决。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若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若对仲裁结果不服,当事人可在规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作出判决。当事人需遵循法院判决,若不执行,另一方可通过法院强制执行程序实现权益。

   三、劳动法合同法39条内容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 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 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3. 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4. 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5. 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即劳动者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6.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此条法律赋予用人单位在特定情形下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保障了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经营管理秩序。

   以上是关于合同不能履行能否解除劳动关系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