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邻接权和著作权的区别
一、试述邻接权和著作权的区别
邻接权与著作权存在多方面区别:
主体不同。著作权主体是作品创作者,如作者等;邻接权主体是传播作品的相关主体,像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广播电台电视台等。
客体不同。著作权客体是作品本身;邻接权客体是传播作品过程中产生的成果,比如表演活动、音像制品、广播电视节目等。
权利内容不同。著作权包含人身权和财产权,如发表权、署名权、复制权等;邻接权主要是财产权,如表演者的许可他人从现场直播和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并获得报酬等权利。
保护期限不同。著作权中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发表权及财产权有具体期限;邻接权的保护期限相对较短,具体依不同类型邻接权规定。
二、著作权侵权免责情形有哪些
1. 合理使用:为个人学习、研究、评论、新闻报道、教学、学术研究等目的,在适当范围内使用他人已发表作品,无需经著作权人许可,不构成侵权。比如为写论文引用他人作品中的观点等。
2. 法定许可:在法律规定的特定情形下,使用他人作品可以不经许可,但要支付报酬。如在编写教材时按照法定条件使用已发表作品片段。
3. 著作权用尽:合法制造并售出的特定产品,著作权人对该产品的发行权即用尽,后续他人对该产品的再销售等行为不构成侵权。比如购买正版书籍后转售。
4. 时事新闻报道:单纯事实消息不受著作权保护,媒体对时事新闻的报道等不构成侵权。
5. 免费表演:未向公众收取费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报酬的免费表演已发表作品,不构成侵权。
三、著作权客体作品有哪些类型
著作权客体作品主要有以下几类:
1. 文字作品:如小说、论文、剧本、诗词等以文字形式表现的创作。
2. 口述作品:即兴的演说、授课、法庭辩论等以口头语言形式表现的作品。
3. 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涵盖各类歌曲、戏剧表演、曲艺说唱、舞蹈及杂技等。
4. 美术、建筑作品:包括绘画、雕塑、建筑设计等具有审美意义的作品。
5. 摄影作品:借助器械在感光材料或者其他介质上记录客观物体形象的艺术作品。
6. 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如电影、电视剧、动画等。
7. 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用于工程施工、产品设计等。
8. 计算机软件:包括程序及其有关文档。
9.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随着时代发展不断纳入新的作品类型。
以上是关于试述邻接权和著作权的区别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