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医疗欺诈
一、什么是医疗欺诈
医疗欺诈指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医疗活动中,故意采用欺骗手段,使患者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从而获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
表现形式多样,比如虚构病情,诱导患者接受不必要的检查或治疗;夸大疗效,承诺根本无法达到的治疗效果;隐匿真实病情和治疗风险,故意不告知患者;使用未经批准的医疗技术或药品等。
医疗欺诈不仅严重损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经济利益,破坏医患信任关系,还扰乱了医疗秩序。患者若遭遇医疗欺诈,可收集相关证据,如病历、检查报告、收费凭证、录音录像等,通过与医疗机构协商、向卫生行政部门投诉、申请医疗事故鉴定或直接提起民事诉讼等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怎样算医疗事故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认定医疗事故需满足以下条件:
1. 主体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
2. 行为具有违法性,违反了相关医疗卫生管理规定。
3. 存在过失,如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未履行应尽诊疗义务。
4. 造成了患者人身损害后果,损害包括死亡、残疾、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等。
5. 过失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例如,手术中医生误切正常器官,导致患者术后出现严重功能障碍,就可能构成医疗事故。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可通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等方式来明确是否属于医疗事故及责任程度。
三、什么是医疗差错
医疗差错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以外的其他违反医疗服务职业道德的行为。
具体表现多样。比如诊断方面,可能出现误诊、漏诊。治疗中,用药剂量错误、手术部位错误等。护理上,可能错误执行医嘱、未按时观察患者情况等。
医疗差错虽未构成医疗事故,但仍可能给患者带来不良影响。医疗机构需加强管理,提升医务人员专业素养与责任心,减少医疗差错发生。一旦出现,应及时采取措施补救,如修正错误治疗、密切观察患者后续情况等,同时妥善处理与患者的沟通解释工作,尽量降低对患者的损害。
以上是关于什么是医疗欺诈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