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被裁员有补助吗
一、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被裁员有补助吗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被裁员,劳动者通常可获得相应补助。
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因此,若未签合同时长符合此范围,劳动者能要求单位支付双倍工资差额。
同时,用人单位裁员需符合法定情形,如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等。若符合法定裁员程序,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若用人单位违法裁员,劳动者可要求单位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支付赔偿金。
劳动者可收集工作证、考勤记录、工资发放记录等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与单位协商补偿事宜。协商不成,可通过劳动仲裁、诉讼等途径维权。
二、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被辞退怎么投诉
未签订劳动合同被辞退,可通过以下途径投诉:
1. 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准备本人身份证明、能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如工资支付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等,前往当地劳动监察大队,填写投诉表格,详细说明投诉事项,包括入职时间、未签合同情况、被辞退的过程等。劳动监察部门会根据提供的信息展开调查,若查证单位存在违法行为,会责令其改正。
2. 申请劳动仲裁:去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提交仲裁申请书,写明双方信息、仲裁请求及事实理由,同时附上相关证据。仲裁请求可包括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赔偿、违法辞退的赔偿金等。仲裁委员会受理后,会安排开庭审理,根据双方举证和辩论情况作出裁决。
3. 拨打热线投诉:拨打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的热线,按照语音提示提供个人信息和投诉内容,后续相关部门会进行处理。
三、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被迫离职怎么办
若未签订劳动合同且被迫离职,可按以下步骤维护权益:
第一,收集证据。证明与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如工资支付记录(银行转账流水、工资条)、工作证、考勤记录、同事证言、业务往来文件等。这些证据能确定你和单位有事实劳动关系。
第二,与单位协商。主动和单位沟通,指出未签合同及被迫离职的不合理性,要求支付应得工资、经济补偿等。若协商成功,可签订协议明确补偿金额和支付方式。
第三,申请劳动仲裁。若协商无果,可向当地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需提交仲裁申请书、身份证明、证据材料等。仲裁时,要求单位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最多11个月)、经济补偿(按工作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若单位违法解除,还可要求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的二倍)。
第四,起诉。对仲裁结果不服,可在规定时间内向法院提起诉讼。
以上是关于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被裁员有补助吗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