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形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哪些情形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法律规定,以下情形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方面,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也能解除。另外,当用人单位存在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等过错时,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也有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等情形下,用人单位可解除。此外,当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等,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若出现企业破产重整、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等经济性裁员情形,用人单位也可按法定程序解除劳动合同。
二、劳动合同签一年如何签有效
签订一年有效的劳动合同,需遵循以下要点:
- 主体资格合法:用人单位应是依法设立的组织,劳动者需年满十六周岁(文艺、体育等特殊行业按规定执行),具备劳动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 内容合法合规:合同条款要符合法律法规,涵盖必备条款,如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工作内容应明确具体,劳动报酬需写明数额、支付方式和时间。禁止约定违法内容,如扣押证件、限制人身自由等。
- 平等自愿协商:双方应在平等基础上,自愿协商合同内容,任何一方不得强迫或威胁对方。合同条款应体现双方真实意愿,若存在欺诈、胁迫情形,合同可能无效。
- 书面形式签订:劳动合同需采用书面形式,由双方签字或盖章生效。合同一式两份,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 明确期限约定:明确合同起止日期,注明为固定期限一年的劳动合同。
签订劳动合同时,双方应仔细阅读条款,有疑问及时沟通,确保合同合法有效,保障双方权益。
三、月薪劳动合同怎么签才有效
签订有效的月薪劳动合同,需注意以下方面:
- 主体资格:合同双方要具备相应主体资格。劳动者需年满十六周岁,且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用人单位应是依法设立的组织或个体经济组织。
- 合同条款:合同内容要完备且合法。应明确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注明月薪数额、支付方式、支付时间)、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等法定必备条款。不得有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内容,如限制劳动者法定权利、免除用人单位法定义务的条款无效。
- 签订程序:双方应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原则签订合同。合同需采用书面形式,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双方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盖章生效。合同文本应各执一份,确保双方权益受保障。
签订月薪劳动合同时,要仔细审查合同条款,确保合同合法有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以上是关于哪些情形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