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证据是二审新证据
一、哪些证据是二审新证据
二审新证据包括以下几类:
一是在一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新发现意味着该证据在一审庭审结束前客观上并不为当事人所知晓或无法获取,比如在一审后因特定原因才出现的证据,或者当事人经合理努力仍无法在一审期间发现并提交的证据。
二是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前申请人民法院调查取证未获准许,二审法院经审查认为应当准许并依当事人申请调取的证据。这表明一审时当事人因客观原因申请法院调查证据未被允许,而二审法院重新审查后认定该申请合理,符合调取证据的条件。
对于二审新证据,当事人应及时向法院提交,并在庭审中合理说明证据的来源、证明目的等。法院会对新证据进行审查判断,确定其是否符合新证据的标准以及是否具有证明力,以综合认定案件事实,作出公正裁判。
二、二审能当庭提交证据吗
二审可以当庭提交证据,但存在一定条件限制。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二审中当事人提交新证据是被允许的。新证据包括一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以及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前申请人民法院调查取证未获准许,二审法院经审查认为应当准许并依当事人申请调取的证据。
若属于上述新证据情形,当事人当庭提交,法院通常会进行审查和质证。然而,如果不属于新证据范畴,法院可能不予采纳。不过,若对方当事人同意质证,法院也会对该证据进行审查判断。
当事人在二审中提交证据,应尽可能提前准备,确保证据符合法定要求,属于新证据的要明确说明情况。这样有利于保障自身权益,也有助于二审程序顺利进行,使法院能依据全面、合法的证据作出公正裁判。
三、二审没有证据上诉有用吗
二审没有证据上诉仍可能具有一定作用。
一方面,即便没有新证据,上诉也有意义。上诉是当事人的法定权利,二审法院会对一审的程序和实体进行全面审查。若一审存在程序违法情况,比如未依法保障当事人的辩论权、管辖权错误等,即便没有新证据,二审法院经审查确认后,也可能依法撤销原判、发回重审。同时,对于法律适用问题,二审法院也会进行重新审视。若一审对法律条文理解有误或适用错误,二审法院会依据正确的法律规定作出调整,纠正一审错误裁判。
另一方面,没有新证据也可能影响上诉结果。二审中证据依然是认定事实的关键,若缺乏新证据支持上诉请求,二审法院维持原判的可能性较大。因为一审裁判通常是基于当时已有的证据和事实作出,在没有新证据改变事实认定的情况下,二审可能维持原判决。
所以,二审没有证据上诉有一定作用,但不能保证必然改变一审结果。上诉前应充分评估一审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决定是否上诉。
以上是关于哪些证据是二审新证据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