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分级及责任分几级
一、医疗纠纷分级及责任分几级
医疗纠纷通常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进行分级。
一级医疗纠纷: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
二级医疗纠纷: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
三级医疗纠纷: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
四级医疗纠纷: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
医疗纠纷中的责任划分一般有以下几种:
1. 完全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
2. 主要责任: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
3. 次要责任: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
4. 轻微责任:医疗事故损害后果绝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轻微作用。
二、医疗事故等级共有几级伤残
医疗事故等级与伤残等级不同。医疗事故分为四级:
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
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
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而伤残等级一般分为一至十级。医疗事故等级划分主要基于对患者人身损害的严重程度,是综合考量患者的身体各方面损伤及功能影响等多因素得出的,用于对医疗事故进行定性和评判责任程度等;伤残等级更多是用于确定赔偿金额等民事赔偿方面的考量,二者在概念和用途上有区别。
三、医疗事故鉴定的依据是什么
医疗事故鉴定依据多方面因素。
一是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这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开展医疗活动应遵循的准则,若违反可能引发事故。
二是病历资料,包括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等,完整准确的病历是鉴定关键。
三是现场实物,如输血输液的剩余液、注射用物品等,可作为检验分析的对象。
四是尸体解剖结果,对于死因不明等情况,尸体解剖能提供重要线索。
鉴定时综合考量这些依据,判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是否存在违反规定、诊疗不当等过错,以及与患者人身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等,以确定是否构成医疗事故。
以上是关于医疗纠纷分级及责任分几级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