诽谤轻度怎么判
一、诽谤轻度怎么判
诽谤行为情节轻度,未达到犯罪程度时,一般不涉及刑事判决,而是按照民事侵权处理。被侵权人可要求诽谤者承担民事责任,方式有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以及赔偿损失。若诽谤行为造成精神损害,被侵权人可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若诽谤行为情节严重,则构成诽谤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
判断情节严重与否,通常考量以下因素: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五千次以上,或被转发次数达五百次以上;造成被害人或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二、被诽谤怎么维权
被诽谤后可通过以下方式维权:
1.收集证据:要尽可能收集能证明被诽谤的证据,如网络诽谤的网页截图、聊天记录,现实中诽谤的证人证言等。证据是维权的关键,务必确保其真实性和关联性。
2.要求停止侵权:可直接与诽谤者沟通,要求其停止诽谤行为,并赔礼道歉。也可通过其所在单位、居委会等第三方介入,促使其停止侵权。
3.向相关平台投诉:若诽谤发生在网络平台,可向平台投诉,要求其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平台有义务根据相关规定处理侵权内容。
4.报警:诽谤行为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可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会根据情节轻重,对诽谤者予以相应处罚。
5.提起民事诉讼:若诽谤行为给自身名誉、精神等造成损害,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诽谤者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6.刑事自诉:诽谤行为情节严重,构成诽谤罪的,可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追究诽谤者刑事责任。
维权过程中,要保持冷静,合法合理地维护自身权益。
三、诽谤威胁怎么判
诽谤和威胁在法律上对应不同罪名和处罚标准。
诽谤行为可能触犯诽谤罪。根据刑法规定,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一般指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导致被害人精神失常或自杀等严重后果。
威胁他人若涉及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构成敲诈勒索罪。数额较大的标准通常在两千到五千元以上,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若威胁行为构成寻衅滋事,随意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纠集他人多次实施的,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具体判决要结合案件实际情况,考量行为方式、危害后果、主观故意等因素。
以上是关于诽谤轻度怎么判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华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