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单位没有劳动合同工伤怎么办
一、和单位没有劳动合同工伤怎么办
即使和单位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发生工伤也可按以下步骤处理:
首先,收集证据证明劳动关系。如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同事证言等,这些能证明你与单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其次,申请工伤认定。劳动者可在规定期限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申请时需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关系证明材料、医疗机构诊断证明等。若劳动关系不明确,可能需先通过劳动仲裁确定劳动关系。
然后,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在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若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应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
最后,要求赔偿。根据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结果,向单位主张工伤保险待遇。若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相关费用由单位承担。若单位拒绝赔偿,可通过劳动仲裁、诉讼等法律途径解决。
总之,没签劳动合同不影响工伤认定和赔偿,劳动者要及时收集证据,按法定程序维护自身权益。
二、物业签劳动合同不给员工怎么办
物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后却不给予员工,员工可采取以下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首先,员工可尝试与物业进行沟通协商,明确要求物业提供属于自己那份劳动合同。沟通过程中注意保留相关的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作为日后可能的证据。
其次,若协商无果,员工可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有权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检查,要求物业改正不提供劳动合同的违法行为。投诉时应准备好能证明自己与物业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工资支付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等。
最后,员工还可通过劳动仲裁来解决问题。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重要途径,员工可向劳动仲裁机构提出仲裁申请,要求物业提供劳动合同,并可根据实际情况主张相应的赔偿。在仲裁过程中,要如实提供相关证据,配合仲裁机构的工作。
总之,物业不将签订好的劳动合同给员工,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员工应积极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用工书面协议和劳动合同的区别
用工书面协议和劳动合同存在诸多区别:
1. 性质:劳动合同是明确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劳动关系,具有特定的法律属性。用工书面协议范围更广,可涵盖劳务、合作等多种关系,不一定是劳动关系。
2. 主体:劳动合同主体固定,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是劳动者。用工书面协议主体多样,可能是法人之间、法人与自然人之间或自然人之间。
3.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劳动法律法规约束。用工书面协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民事法律,遵循意思自治原则。
4. 权利义务:劳动合同中,用人单位需承担较多法定义务,如为劳动者缴纳社保、提供劳动保护等,劳动者享有法定的休息休假、获得劳动报酬等权利。用工书面协议的权利义务主要由双方约定,法律干预相对较少。
5. 争议解决:劳动合同纠纷需先经过劳动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才可向法院起诉。用工书面协议纠纷可直接向法院起诉,或依据约定申请仲裁。
以上是关于和单位没有劳动合同工伤怎么办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