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中合同纠纷时效怎么计算
一、民法典中合同纠纷时效怎么计算
在民法典中,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计算涉及以下要点:
一般情况下,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比如,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一方明确表示不履行合同义务,此时权利人知道自身权利受侵害,诉讼时效开始起算。
若存在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形,则依照其规定。例如,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四年。
同时,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这里的特殊情况需由法院根据具体案件事实进行认定。
此外,诉讼时效还可能因法定事由而中断、中止。中断事由包括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等;中止事由如不可抗力等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中断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中止则是在障碍消除后继续计算剩余时效期间。
二、民法典中合同纠纷案件怎么追责
在民法典中,处理合同纠纷案件的追责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继续履行。若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不符合约定,另一方有权要求违约方按照合同约定继续履行义务,前提是该履行仍有必要且具有现实可能性。
(二)采取补救措施。比如合同标的存在质量问题等瑕疵时,违约方应采取修理、更换、重作等措施,以消除违约行为造成的不良影响。
(三)赔偿损失。违约方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约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四)支付违约金。若合同中约定了违约金条款,当一方违约时,应按照约定向对方支付违约金。若约定的违约金过高或过低,当事人可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适当调整。
(五)定金罚则。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无权请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具体的追责方式需根据案件实际情况确定。
三、民法典中合同纠纷案件如何解决
解决民法典中合同纠纷案件,有以下几种常见方式:
(一)协商。合同双方当事人可就争议问题进行平等、自愿的沟通和协商,寻求达成一致的解决方案。这种方式较为灵活、高效,能在维护双方合作关系的前提下解决纠纷。
(二)调解。可由第三方调解机构或有关部门介入,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协议。调解协议具有一定的约束力,若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可以依法申请司法确认后强制执行。
(三)仲裁。若双方在合同中约定了仲裁条款,那么可将纠纷提交给约定的仲裁机构进行仲裁。仲裁裁决具有终局性,一方不履行裁决的,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四)诉讼。若协商、调解不成,且没有仲裁协议,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将依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当事人需遵循判决结果,若不履行,对方可申请强制执行。
以上是关于民法典中合同纠纷时效怎么计算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华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