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鉴定医疗事故的责任
一、怎样鉴定医疗事故的责任
鉴定医疗事故责任主要有以下步骤:
首先,需封存相关病历等资料,这是后续鉴定的重要依据,能保证资料的原始性和真实性。
其次,由医患双方共同委托或卫生行政部门指定有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鉴定机构会组织专家,依据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运用医学科学原理和专业知识,对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过错与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及责任程度进行判定。
最后,根据鉴定结果确定责任。若医疗机构存在过错并导致患者损害,可能需承担完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或次要责任等不同程度的责任,以此作为后续赔偿等处理的依据。
二、去哪里做医疗事故鉴定呢
医疗事故鉴定一般需通过以下途径:
1. 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负责组织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进行鉴定。设区的市级地方医学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
2. 当事人对首次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首次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再次鉴定工作。
3. 必要时,中华医学会可以组织疑难、复杂并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医疗事故争议的技术鉴定工作。
需注意,申请医疗事故鉴定应按规定提交相关材料,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申请流程,以便妥善解决医疗纠纷中的争议问题。
三、医疗事故需要做哪些鉴定
医疗事故鉴定主要有以下两类:
1.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由医学会组织专家进行。鉴定时,专家会依据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对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过错与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责任程度等进行判定。该鉴定是处理医疗事故的重要依据。
2. 医疗过错司法鉴定:通常由司法鉴定机构进行。其重点在于确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是否存在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的过错行为,以及该过错行为与患者人身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并明确过错参与度等。这有助于全面评估医疗机构的责任。
以上是关于怎样鉴定医疗事故的责任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