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劳动合同补偿金如何计算都包括哪些金额
一、解除劳动合同补偿金如何计算都包括哪些金额
解除劳动合同补偿金计算方式及包含金额根据不同情况有所不同。
计算方式: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经济补偿。若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向其支付经济补偿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数额支付,支付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包含金额:月工资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如果劳动者工作不满十二个月,按照实际工作月数计算平均工资。例如,劳动者在单位工作三年,月平均工资为 5000 元,那么解除劳动合同补偿金为 3×5000 = 15000 元。
需注意,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按上述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二、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计算基数都包含哪些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计算基数为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具体包含以下部分:
1. 工资: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奖金包括季度奖、年终奖等,津贴如高温津贴、井下津贴等。
2. 加班工资: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所获得的工资报酬。
3. 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如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因病、工伤、产假、计划生育假、婚丧假、事假、探亲假、定期休假、停工学习、执行国家或社会义务等原因按计时工资标准或计时工资标准的一定比例支付的工资。
需注意,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同时,计算基数不包括用人单位承担的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劳动保护、职工福利和职工教育费用等。
三、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员工受伤了需要划分责任吗
即使未签订劳动合同,员工受伤也可能需划分责任,主要看是否构成劳动关系及事故情形。
若员工与用人单位构成事实劳动关系,且是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因工作原因受伤,一般属于工伤,用人单位应承担工伤赔偿责任,通常无需划分员工与单位的责任。因为《工伤保险条例》旨在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这种情况下强调用人单位的无过错责任。比如员工在车间操作机器时因机器故障受伤,单位要按工伤规定进行赔偿。
若员工受伤并非因工作原因,或与用人单位不存在劳动关系,而是劳务关系等其他关系,就要根据双方过错划分责任。如员工在完成劳务任务时,因自身违规操作导致受伤,可能需自行承担部分责任;若因接受劳务一方提供的工具存在安全隐患致员工受伤,接受劳务一方要承担主要责任。
所以,没签劳动合同员工受伤是否划分责任,关键看双方关系及受伤原因。
以上是关于解除劳动合同补偿金如何计算都包括哪些金额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