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二审判决什么时候生效
一、法院二审判决什么时候生效
法院二审判决的生效时间,需分情况讨论:
一是民事案件。在我国民事诉讼中,二审判决是终审判决,自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即发生法律效力。所谓送达,是指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和方式,将诉讼文书送交当事人或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行为。具体而言,判决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后,即生效,双方应按照判决内容履行各自义务。
二是刑事案件。同样,二审判决为终审判决,自判决宣告之日起生效。这是因为刑事案件涉及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为了确保判决的及时执行,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在判决宣告时即产生法律效力。
三是行政案件。行政诉讼二审判决也是终审判决,一般自判决书送达之日起生效。生效后的判决对各方当事人均具有拘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判决所确定的义务。
总之,二审判决生效后,当事人应当严格遵守判决内容,如有违反,将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二、法院二审判决没结果怎么办
若法院二审判决长时间没有结果,可从以下方面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
一是可能处于正常审理期限内。二审的审理期限一般是三个月,特殊情况经批准可延长。在此期间,需耐心等待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审理和裁判。
二是若超过了法定审理期限仍无结果,当事人有权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可以向二审法院的监察部门或者上级法院反映,要求其对案件审理进度进行监督和督促,确保司法程序的正常推进。
三是若存在法官故意拖延等违法违规行为,在掌握相关证据后,可依法向有关纪律监察部门投诉举报,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和司法公正。
另外,当事人也可与案件的承办法官或书记员进行适当沟通,了解案件进展情况,但应注意沟通方式和时机,避免影响司法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法院二审判决后要多久才能进入执行程序
法院二审判决后进入执行程序的时间,需分情况来看:
一是二审判决为当庭宣判的情况。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判决书送达后,若当事人在判决书规定的履行期内未自觉履行义务,履行期届满后,胜诉方即可在两年内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二是二审判决为定期宣判的情况。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同样,在判决书规定的履行期届满后,若义务人未履行义务,权利人可在两年内申请执行。
需要注意的是,申请执行的两年期间为除斥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总之,二审判决生效且履行期届满后,符合条件即可申请进入执行程序。
以上是关于法院二审判决什么时候生效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