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权客体有哪些简述区别

2025-09-11 00:21:45 法律知识 0
  专利权客体有哪些简述区别?专利权客体有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发明是新技术方案,创造性高;实用新型是实用新技术方案,创造性低;外观设计重美感。三者在涵盖范围、创造性要求、保护期限、申请程序和审查标准上有区别。具体详细内容和民生与法治网小编一起来看看。

   一、专利权客体有哪些简述区别

   专利权客体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其改进提出的新技术方案,创造性要求较高。

   实用新型是对产品形状、构造等结合提出的实用新技术方案,创造性低于发明。

   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整体或局部的形状、图案等结合作出的富美感且适用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区别在于:发明涵盖范围广,包括产品和方法创新;实用新型限于产品形状构造等;外观设计侧重于产品外观美感。发明创造性要求高,需显著进步;实用新型有一定创造性即可;外观设计重点在独特视觉效果。保护期限上,发明一般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通常10年。申请程序和审查标准也因类型不同而有差异。

   二、专利的申请人是不是所有权人

   专利申请人不一定是所有权人。

   专利申请过程中,申请人提出申请。若申请成功,申请人通常会成为专利权人即所有权人。

   但存在特殊情况。比如委托发明,若有约定,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归属依约定确定,可能申请人并非最终所有权人。还有合作发明,同样按各方约定来决定权利归属,申请人与所有权人可能不一致。

   此外,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单位才是所有权人,而非具体研发的个人申请人。所以,不能简单认定专利申请人就是所有权人,要依据具体发明情况、各方约定等综合判断两者关系。

   三、申请人和发明人谁是专利权人

   1. 一般情况下,申请人可以是发明人,也可以是发明人以外的其他人。当申请人就是发明人时,在专利授权后,该发明人成为专利权人。

   2. 若申请人是发明人以外的人,比如职务发明创造中,单位作为申请人,获得专利授权后,单位是专利权人。

   3. 发明人是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而申请人是向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的主体。通常申请人申请专利获批后会成为专利权人,但存在多种情况导致两者不一致,关键看专利申请时的主体以及后续授权情况。 总之,申请人不一定就是专利权人,发明人也不一定必然成为专利权人,要依据具体的专利申请及授权情形来确定。

   以上是关于专利权客体有哪些简述区别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