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劳动合同法和民法典以哪个为准
一、劳动合同法和民法典以哪个为准
在适用上,劳动合同法和民法典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优先依据。
劳动合同法是特别法,专门针对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等劳动关系事项作出规定。当涉及劳动合同相关纠纷,如劳动合同的效力、劳动报酬、工作时间、解除合同的补偿等,应优先适用劳动合同法。因为它是为调整特定领域即劳动关系而制定,能更精准地规范劳动权利义务关系,保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民法典是一般法,是民事法律的基本准则,涵盖了物权、合同、人格权等广泛的民事领域。若劳动合同纠纷中的某些问题劳动合同法未作规定,可适用民法典中关于合同的一般规定。比如,在处理劳动争议涉及合同解释等问题时,民法典的相关规则可以作为补充。
总之,二者并不冲突,劳动合同法优先适用于劳动领域,民法典在劳动合同法未覆盖的方面起到补充作用。
二、没有毕业证可以签订劳动合同吗
没有毕业证是否可以签订劳动合同,要分情况来看。
在校学生未毕业,仍需回校完成学业,其身份是学生,并非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此时与用人单位建立的多为实习关系,一般不能签订劳动合同。因为这类学生不具备签订劳动合同的主体资格,实习通常是为了完成学校的实践教学任务,获取学分,不视为就业。
但如果学生已完成学业,学校基本不再安排教学活动,仅等待发放毕业证,这种情况下,学生符合就业条件,具备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主体资格,是可以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不能以未取得毕业证为由拒绝与其签订劳动合同。
还有些学生可能辍学,不再接受学校教育,且达到法定就业年龄,具备劳动能力,同样可以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总之,没有毕业证不必然导致不能签订劳动合同,关键在于是否符合劳动者的主体资格以及实际就业状态。
三、劳动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形有哪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的法定情形如下:
1. 以欺诈、胁迫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情况下订立或变更劳动合同。例如,劳动者提供虚假学历证书获得工作,用人单位故意隐瞒重要劳动条件诱使劳动者签约。
2. 用人单位免除自己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像合同中规定用人单位可不支付加班费,或发生工伤概不负责等,此类条款因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而无效。
3.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比如,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合同中,劳动时间严重超出法律规定上限,或使用童工等情况,劳动合同会被认定无效。
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相近岗位劳动者劳动报酬确定。若因一方过错致劳动合同无效,给对方造成损害的,有过错方应承担赔偿责任。
以上是关于劳动合同法和民法典以哪个为准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