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医疗事故鉴定方式有哪些种类

2025-09-14 21:41:58 法律知识 0
  医疗事故鉴定方式有哪些种类?医疗事故鉴定方式主要有两类。一是医学会鉴定,由当地医学会组织,医患双方共同申请,专家审查材料、听取陈述等后出具鉴定书。二是司法鉴定,诉讼中法院委托有资质机构,鉴定过错、因果关系等并出具意见书。接下来民生与法治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医疗事故鉴定方式有哪些种类

   医疗事故鉴定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类:

   1. 医学会鉴定:由当地医学会组织专家进行。一般是医患双方共同向医学会提出申请,医学会按规定程序抽取专家组成鉴定组,通过对医患双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听取双方陈述、答辩,必要时进行调查核实等,最终出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判定是否构成医疗事故及事故等级等。

   2. 司法鉴定:由具有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进行。通常是在诉讼过程中,由法院委托司法鉴定机构。鉴定机构依据相关鉴定程序,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对涉及的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过错与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以及参与度等进行鉴定,并出具司法鉴定意见书,为司法裁判提供专业依据。

   二、医疗事故过错鉴定到什么部门

   医疗事故过错鉴定一般由专门的医学会组织进行。

   具体如下:

   1. 首先,患者及其家属可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申请。卫生行政部门会审核材料并移交至医学会。

   2. 然后,医学会受理申请后,会组织医患双方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专家组成鉴定组。

   3. 鉴定组依据相关病历资料、检查检验结果等,对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过错与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及责任程度进行分析判断,最终出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

   此外,双方也可直接协商共同委托医学会进行鉴定,或者在医疗纠纷诉讼中,由人民法院委托医学会进行鉴定。

   三、申请医疗事故鉴定多久出结果

   1. 医疗事故鉴定结果出具时间并无固定标准时长。

   2. 医学会一般会在接到当事人提交的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书面陈述及答辩之日起45日内组织鉴定并出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

   3. 不过,这只是通常情况。若存在特殊情形,比如需要进行尸检、专家抽取出现困难等,鉴定时间可能会相应延长。

   4. 此外,鉴定过程中还可能涉及补充材料等情况,也会对出结果的时间产生影响。所以,具体的出结果时间要根据实际鉴定情况而定,当事人需耐心等待,以便获取准确且具有法律效力的鉴定结论,为后续处理医疗事故纠纷提供依据。

   以上是关于医疗事故鉴定方式有哪些种类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