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有哪些a用人单位赔偿

2025-09-15 08:40:04 法律知识 0
  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有哪些a用人单位赔偿?劳动合同终止情形有:合同期满,一般到期即止,法定情形下续延至相应情形消失;劳动者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死亡或被宣告死亡失踪;用人单位破产、被吊销执照等。“用人单位赔偿”不是终止情形。接下来民生与法治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有哪些a用人单位赔偿

   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劳动合同期满:这是最常见的情形,当合同约定的期限届满,劳动合同即行终止。不过,在某些法定情形下,即使期限届满,劳动合同也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

   2. 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意味着其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自然终止。

   3. 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劳动者的主体资格消灭,劳动合同无法继续履行,自然终止。

   4. 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此时用人单位失去了继续经营的能力和资格,劳动合同也随之终止。

   5. 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这些情况表明用人单位已无法继续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劳动合同也会终止。

   而“用人单位赔偿”并非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它可能是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时,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况。

   二、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被辞退怎么赔偿未满一个月

   未满一个月未签订劳动合同被辞退,通常难以主张未签合同的双倍工资赔偿。因为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才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不过,若单位辞退行为违法,劳动者可获相应赔偿。若用人单位无法证明辞退具有合法理由,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关系,劳动者可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若不要求继续履行或劳动合同已无法继续履行,用人单位应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可先与单位协商赔偿事宜;协商不成,可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工作证、考勤记录、工资发放记录等,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员工自离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还需要赔偿金吗

   员工自离且未签订劳动合同,是否需支付赔偿金要分情况判断。

   若员工自离未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通常无需支付赔偿金。但要是自离行为致使单位产生经济损失,如因岗位空缺导致业务停滞、额外招聘费用等,用人单位有权要求员工赔偿。

   对于未签订劳动合同,责任在用人单位。按照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也就是说,这种情况下员工有权要求单位支付双倍工资赔偿。

   不过,若员工故意不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的,则无需支付双倍工资。

   总之,员工自离是否支付赔偿金要看是否给单位造成损失;而未签合同方面,一般是用人单位要向员工支付双倍工资,除非能证明是员工故意不签。

   以上是关于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有哪些a用人单位赔偿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