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签了劳动合同还有应届生身份吗

2025-09-15 15:21:14 法律知识 0
  签了劳动合同还有应届生身份吗?签了劳动合同是否还有应届生身份需分情况。应届生分当年毕业和一定年限内未落实工作、档案保留在学校或人才市场两种。当年毕业签合同仍是应届生,超年限落实工作则失去,规定年限内档案未被接收仍可按应届生对待。接下来民生与法治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签了劳动合同还有应届生身份吗

   签了劳动合同是否还有应届生身份,需分情况来看。

   应届生身份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当年毕业的高校学生,即常规意义的应届生;二是在一定年限内(通常为两年)未落实工作单位,档案等保留在学校或人才市场的毕业生,也算作应届生。

   如果是当年毕业,即便签订了劳动合同,依然属于应届生。因为应届生身份主要依据毕业时间,当年毕业就具有应届生资格。

   若已毕业超过一定年限且落实了工作,签了劳动合同,就失去了应届生身份。但如果毕业在规定年限内,虽签了劳动合同,不过工作单位未正式接收档案、户口等,档案仍保留在学校或人才市场,那么在报考一些对应届生身份有要求的岗位时,仍可按应届生身份对待。

   总之,签劳动合同不必然导致应届生身份丧失,要结合毕业时间、档案等综合判断。

   二、工作签了劳动合同还算应届生吗

   签了劳动合同是否还算应届生,要分情况来看。

   应届生一般分为两种,即当年毕业的应届毕业生和择业期内的应届毕业生。

   对于当年毕业的应届毕业生,在毕业当年,即便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身份仍算应届毕业生。因为应届毕业生身份的判定主要依据毕业时间,只要是在毕业的这一年,就属于应届毕业生范畴。

   而对于择业期内的应届毕业生,情况相对复杂。部分地区和单位把择业期设定为毕业后两年。在择业期内,如果只是短暂签过劳动合同,未缴纳社保,档案也还在学校或者人才市场,这种情况下很多时候仍可按应届生对待。但要是签了劳动合同且单位已为其缴纳社保,通常就会失去择业期内应届毕业生的身份,因为社保缴纳记录会被视为已落实工作单位的标志。

   所以,签了劳动合同后是否还算应届生,要结合毕业时间、社保缴纳情况、档案存放等多方面因素来综合判定。

   三、没有劳动合同工伤认定需要多久

   没有劳动合同的工伤认定,通常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决定。对于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在15日内作出决定。

   不过,没有劳动合同会使认定过程更复杂。在此种情况下,需先确定劳动关系。劳动者可通过劳动仲裁来确认劳动关系,仲裁一般在受理后45日内结束,复杂案件可延长15日。只有劳动关系确定后,才能申请工伤认定。

   若用人单位对劳动关系、工伤认定结论有异议,可能会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行政复议期限为60日,情况复杂可延长30日;行政诉讼一审普通程序审限为6个月,简易程序为45日。

   所以,没有劳动合同的工伤认定,短则两三个月,长则可能达一年以上,具体时长取决于案件复杂程度及是否存在争议。

   以上是关于签了劳动合同还有应届生身份吗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