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取保候审个人物品归还吗

2025-09-15 17:00:45 法律知识 0
  取保候审个人物品归还吗?取保候审期间,与案件无关的个人物品通常会归还。司法机关采取强制措施时会登记保管无关物品,按规定应在三日内退还。涉案物品要等案件终结,依判决决定是否归还,如犯罪工具会被没收。接下来民生与法治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取保候审个人物品归还吗

   取保候审期间,个人物品通常会归还。

   在被采取强制措施时,司法机关会对与案件无关的个人物品进行登记保管。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于查封、扣押的财物、文件、邮件、电报或者冻结的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经查明确实与案件无关的,应当在三日以内解除查封、扣押、冻结,予以退还。

   当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取保候审,若其被扣押的物品与案件没有关联,司法机关会依法归还。不过,如果物品属于涉案证据等与案件有关的财物,可能要等到整个案件办理终结,根据判决结果来决定是否归还。比如,该物品是犯罪工具,可能会被依法没收;若只是证据,在完成证据作用且案件结束后,才会考虑归还。所以,一般情况下与案件无关的个人物品会在取保候审时归还,有关物品则按案件处理进度和结果而定。

   二、故意杀人可以取保候审吗

   故意杀人一般难以取保候审,但存在特殊情形时有可能。

   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

   故意杀人属于严重暴力犯罪,法定刑通常是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由于其犯罪性质恶劣、社会危害性大,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一般具有较大社会危险性,通常不符合“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这一条件,所以司法实践中很难取保候审。

   不过,如果故意杀人案件存在证据不足、犯罪嫌疑人患有严重疾病等符合取保候审法定条件的情形,也可以向司法机关申请取保候审,由司法机关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批准。

   三、取保候审是不是也得立案

   取保候审是刑事强制措施,适用前提是刑事立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司法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符合法定情形时可决定取保候审。

   刑事诉讼程序通常是先立案,再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只有当司法机关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按照管辖范围立案后,才会考虑是否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若未立案,表明案件尚未进入刑事诉讼流程,也就不存在对所谓“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的情况。

   因此,取保候审以立案为必要条件。若案件未立案,犯罪嫌疑人身份无法确定,不符合取保候审适用条件。只有在立案后,经审查犯罪嫌疑人存在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等情形时,才可能被取保候审。

   以上是关于取保候审个人物品归还吗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华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