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主张合同无效可以仲裁吗
一、主张合同无效可以仲裁吗
主张合同无效能否仲裁,取决于合同中是否有有效的仲裁条款。
若合同里存在有效的仲裁条款,约定将合同争议提交仲裁解决,那么主张合同无效能通过仲裁程序处理。即使合同无效,仲裁条款的效力通常不受影响,这是因为仲裁条款具有独立性,其效力与主合同的效力相互分离。仲裁庭有权根据相关法律和事实,对合同是否无效进行审查和裁决。
反之,若合同中没有约定仲裁条款,或者仲裁条款无效,比如约定的仲裁事项超出法律规定的仲裁范围、仲裁委员会选择不明确且无法确定等,那么主张合同无效便不能通过仲裁解决,当事人需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来判定合同的效力。
所以,主张合同无效是否可以仲裁,关键在于合同中仲裁条款的有效性。
二、什么样可以判定合同无效
判定合同无效需依据法律规定,主要有以下情形:
1. 主体不适格: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无效。比如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或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签订的合同。
2. 虚假意思表示: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无效。例如双方为逃避债务,虚假签订房屋买卖合同。
3. 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但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合同无效的除外。如未取得相关许可证从事特定业务签订的合同。
4. 违背公序良俗: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无效。像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如通过签订合同进行赌博交易。
5. 恶意串通: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合同无效。例如招标人与投标人恶意串通,损害其他投标人利益。
当合同存在上述情形之一时,可判定该合同无效。合同被认定无效后,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三、合同无效是程序性问题吗
合同无效并非程序性问题,而是实体性问题。
程序性问题主要涉及诉讼的流程、步骤和方式等,如管辖法院的确定、诉讼时效的计算、证据的提交程序等,其重点在于保障诉讼活动能够按照法定程序顺利进行。
而合同无效是对合同本身效力的一种认定,属于实体法范畴。判断合同是否无效,需依据相关实体法律规定,如《民法典》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法院在审理合同纠纷时,对合同效力的认定是对合同实体内容进行审查,以确定合同是否自始、当然、确定不发生法律效力,这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的实体权利和义务,因此合同无效是实体性问题。
以上是关于主张合同无效可以仲裁吗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