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什么人签合同无效
一、什么人签合同无效
以下几类人签订的合同无效: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根据法律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以及部分八周岁以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未成年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签订的合同也不具有法律效力。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超越能力范围且未获追认的: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未经同意或追认的超越能力范围的合同无效。
3.以虚假意思表示签订合同的人: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比如双方为逃避债务而虚假签订的买卖合同。
4.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人: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合法权益而签订的合同无效。
二、所有合同都无效吗
并非所有合同都无效。合同无效需符合法定情形,《民法典》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这类人不具备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能力,其签订的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
二是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即双方并非真实意愿达成协议,这种合同应认定无效。
三是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但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合同无效的除外。
四是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合同内容若与社会公共秩序、善良风俗相悖,会被认定无效。
五是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合同。
除上述情形外,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受法律保护。所以,不能一概而论地认为所有合同都无效,要依据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判断合同效力。
三、怎么确认无效合同
确认无效合同需依据相关法律规定,从以下方面判断:
第一,看是否存在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情况。若一方故意隐瞒真相或提供虚假信息,迫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愿签订合同,且损害到国家利益,该合同无效。
第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合同无效。比如合同双方为谋取私利,合谋损害国家、集体或其他人的合法权益,这样的合同不受法律保护。
第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属于无效合同。合同表面上符合法律形式,但实际目的是从事违法活动,这类合同应被认定无效。
第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无效。合同内容若违反社会公序良俗、危害公共安全等,会被判定无效。
第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这里强调的是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而非一般性规定。
若对合同是否无效存在争议,可通过协商、调解解决,也可申请仲裁或向法院提起诉讼,由专业机构或法院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判断。
以上是关于什么人签合同无效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