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合同违反什么无效
一、合同违反什么无效
合同违反以下情形无效:
1.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这类强制性规定旨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交易秩序,合同一旦与之抵触则无效。不过,如果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合同无效的除外。
2.违背公序良俗。公序良俗涵盖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合同内容若违反社会公共道德、公共秩序,会被认定无效。
3.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双方当事人故意合谋,订立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合同,不具法律效力。
4.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缺乏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能力,其签订的合同无效。
5.以虚假的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当事人通过虚假行为掩盖真实目的,虚假表示部分的合同无效。
合同无效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需承担返还财产、折价补偿、赔偿损失等法律后果。
二、怎么打无效的合同
打无效合同官司,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收集证据。要搜集能证明合同无效的证据,比如合同主体不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的证明材料、合同内容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的法律条文及相关案例、存在欺诈胁迫情形的聊天记录、证人证言等。
第二,确定管辖法院。根据合同类型和法律规定,一般是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法院有管辖权。
第三,书写起诉状。明确原被告信息、诉讼请求(即请求确认合同无效)、事实与理由(详细阐述合同无效的原因和依据)。
第四,立案与受理。携带起诉状和证据材料到法院立案,缴纳诉讼费用,法院受理后会安排开庭时间。
第五,参加庭审。庭审中要遵循法庭秩序,陈述事实、出示证据、进行辩论。围绕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形,充分论证自己的观点。
第六,等待判决。法院根据双方的陈述和证据进行审理,作出判决。若不服一审判决,可在规定时间内上诉。
三、流质合同是否无效
流质合同并非一律无效。
流质条款,是指在债务履行期届满前,抵押权人或质权人与抵押人或出质人约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抵押财产或质押财产归债权人所有的条款。以往法律规定,当事人在抵押合同或质押合同中约定流质条款的,该条款无效,但不影响合同其他部分效力。
不过,《民法典》生效后作出了改变。根据规定,抵押权人在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前,与抵押人约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抵押财产归债权人所有的,只能依法就抵押财产优先受偿。这意味着在抵押合同中约定流质条款,不会直接导致条款无效,而是债权人不能直接取得抵押财产所有权,仅能就抵押财产优先受偿。
而对于质押合同,虽然《民法典》未作类似规定,但司法实践中对于流质条款通常认定无效。若当事人之间有流质约定,质押权人不能依据该约定直接取得质押财产所有权,但可通过法定程序对质押财产进行变价受偿。
以上是关于合同违反什么无效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