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确认合同无效可调解吗
一、确认合同无效可调解吗
确认合同无效案件通常不可调解。
合同效力的判定是依据法律规定进行的客观判断。合同是否有效,有明确的法律标准,如《民法典》规定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等。
调解本质是双方当事人在自愿基础上对权利义务进行协商、让步以达成和解。而确认合同无效是对合同是否符合法定无效情形的认定,不能通过当事人协商改变。若允许调解,可能出现当事人为了自身利益,违背法律规定随意达成关于合同效力的协议,破坏法律的权威性和稳定性,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合法权益。所以,法院在审理确认合同无效案件时,只能依据法律规定作出判决,而不会组织双方进行调解。
二、无效合作合同怎么处理
处理无效合作合同,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返还财产。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比如合作中一方提供的设备、资金等,若能返还则原物返还,若设备已损坏无法返还,需按市场价值折价补偿。
第二,赔偿损失。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判断过错时,要分析双方在订立和履行合同过程中的行为。如一方故意隐瞒重要信息导致合同无效,其应对另一方的损失负责;若双方都有疏忽或违规行为,根据过错程度分担损失。
第三,追缴财产。如果双方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因此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所有或者返还集体、第三人。这旨在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第四,解决争议条款的效力。合同无效不影响合同中独立存在的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的效力,双方可依此解决后续纠纷。
三、合同无效条款都无效吗
合同无效并不意味着所有条款都无效。根据法律规定,合同无效时,合同中独立存在的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有效。
合同被认定无效,是指合同整体不具有法律效力,不能产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后果。然而,合同中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如仲裁条款、选择受诉法院的条款等,其性质具有相对独立性。这些条款的目的在于当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争议时,为当事人提供解决途径,与合同的实体权利义务关系相对分离。即使合同无效,双方当事人之间的争议依然可能存在,此时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仍需发挥作用,以保障当事人能够通过约定的方式解决纠纷。
除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外,合同其他部分无效后,当事人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所以,合同无效时并非所有条款都无效,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通常是有效的。
以上是关于确认合同无效可调解吗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华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