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五种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2025-09-19 07:21:20 法律知识 0
  五种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哪些?法律规定五种情形的合同无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的,如不满八周岁未成年人签大额买卖合同;虚假意思表示签的,如为逃债虚假签房屋买卖合同;违反法规强制性规定的;违背公序良俗的;恶意串通损害他人权益的。接下来民生与法治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五种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根据法律规定,以下五种情形的合同无效:

   1.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辨认自己的行为,缺乏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能力,其签订的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例如,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签订的大额买卖合同。

   2.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双方并非基于真实意愿订立合同,表面上达成的协议并非真实目的,这类合同应认定无效。比如,为逃避债务虚假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

   3.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是必须遵守的,违反这些规定的合同不受法律保护。像未取得相关许可从事特许经营活动而签订的合同。

   4. 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合同内容违反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和道德风尚,应属无效。例如,以违法犯罪活动为内容的委托合同。

   5. 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合同。双方为谋取不当利益,勾结起来损害第三人利益,这种合同无效。比如,企业高管与他人串通签订损害公司利益的合同。

   二、确认合同无效与撤销的区别

   确认合同无效与合同撤销存在多方面区别:

   - 原因不同:合同无效是因合同内容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损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等。合同可撤销则是基于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欺诈、胁迫等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情形。

   - 权利行使主体不同:确认合同无效,任何人均可主张,法院和仲裁机构也能依职权主动审查并确认。而合同撤销权需由受损害方、误解方等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行使。

   - 法律效力不同:无效合同自始无效,从订立时起就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且无法通过当事人的意愿使其有效。可撤销合同在被撤销前是有效的,一旦被撤销,才溯及既往地无效。

   - 行使期限不同:确认合同无效没有时间限制,随时可主张。而合同撤销权有除斥期间限制,当事人应在规定期限内行使,否则撤销权消灭。

   - 法律后果不同:二者都可能导致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等后果,但无效合同的违法性可能使当事人承担追缴财产等更严厉的法律后果。

   三、合同撤销和无效的区别在于

   合同撤销和无效存在多方面区别:

   - 原因:无效合同通常是因为合同内容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损害国家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等。比如与黑社会组织签订的非法交易合同,自始就不具有法律效力。可撤销合同则是因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如存在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欺诈、胁迫等情形。例如一方利用另一方的急迫需求,签订显失公平的合同。

   - 效力:无效合同自始至终无效,其无效是绝对的,任何人均可主张。可撤销合同在被撤销前是有效的,只有享有撤销权的当事人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撤销,才会导致合同无效。

   - 期限:无效合同不存在时间限制,任何时候发现都可认定无效。可撤销合同有除斥期间,当事人需在规定期限内行使撤销权,逾期未行使,撤销权消灭。

   - 主张主体:无效合同的主张主体广泛,法院、仲裁机构或当事人均可主张。可撤销合同只能由享有撤销权的当事人主张。

   - 法律后果:两者都可能产生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等后果,但无效合同若涉及违法犯罪,可能会有更为严厉的法律制裁。

   以上是关于五种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哪些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