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怎么理解合同无效
一、怎么理解合同无效
合同无效指合同虽已成立,但因严重欠缺有效要件,在法律上不按当事人合意赋予其法律效力。
从情形来看,《民法典》规定了多种导致合同无效的情况。一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比如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人签订的合同。二是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像为逃避债务虚假签订的买卖合同。三是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不过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四是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如违背伦理道德的合同。五是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例如买卖双方勾结损害第三人利益。
合同无效后,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二、合同无效怎么投诉
若遇到合同无效的情况,可通过以下途径投诉:
1.向行政主管部门投诉:不同类型的合同,其对应的行政主管部门不同。如买卖合同出现问题,可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建设工程合同问题,可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反映。投诉时,要准备好相关证据,如合同文本、履行合同的文件、聊天记录等,证明合同存在无效情形,如欺诈、胁迫、恶意串通损害国家利益等。还要清晰说明投诉事项和诉求。
2.向消费者协会投诉:若合同涉及消费领域,消费者作为合同一方认为合同无效,可向消协投诉。消协可协助消费者与商家沟通协商,推动问题解决。
3.申请仲裁:若合同中有仲裁条款,应向约定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仲裁具有专业性和高效性,能快速处理合同纠纷。
4.提起诉讼:可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合同无效,并要求对方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法院会依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公正判决。
三、什么样的无效合同
无效合同是指虽经当事人协商订立,但因违反法律规定而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和不发生履行效力的合同。以下几类合同通常无效: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辨认自己的行为,其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所签合同自然也无效。
2.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双方并非基于真实意愿订立合同,这类合同没有法律效力。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旨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正常的社会秩序,违反则合同无效,但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合同无效的除外。
4.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公序良俗是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的简称,违背它的合同不受法律保护。
5.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合同。这类合同以损害他人利益为目的,法律不予支持。
合同被认定无效后,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返还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有过错的一方需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
以上是关于怎么理解合同无效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