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什么赠与合同自始无效

2025-09-19 16:20:41 法律知识 0
  什么赠与合同自始无效?以下几种赠与合同自始无效:主体不合格,如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意思表示不真实,损害国家利益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接下来民生与法治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什么赠与合同自始无效

   以下几种赠与合同自始无效:

   1.主体不合格的赠与合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赠与合同无效。比如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或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他们不具备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能力,所签赠与合同自始不产生法律效力。

   2.意思表示不真实的赠与合同。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赠与合同无效。例如,通过欺骗手段使赠与人在违背真实意愿的情况下签订赠与合同,且涉及国家利益受损,该合同自始无效。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赠与合同。比如赠与的财产是非法所得,或者赠与行为违反了法律禁止性规定,这样的赠与合同自始无效。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赠与合同。若赠与行为损害了社会公共秩序、善良风俗等社会公共利益,该合同自始不具有法律效力。

   5.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赠与合同。赠与双方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相互勾结签订的赠与合同,损害了国家、集体或第三人的合法权益,此合同自始无效。

   二、保险欺诈是无效合同吗

   保险欺诈签订的合同通常无效。保险活动要求遵循最大诚信原则,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有如实告知的义务。若存在欺诈行为,违背了这一原则,影响了保险人对于风险的评估和决策。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规定,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保险人对于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且不退还保险费。如果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故意制造保险事故,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在司法实践中,一旦认定存在保险欺诈,法院会倾向于判定合同无效。因为保险合同的成立依赖于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和如实信息交换,欺诈行为破坏了这种基础。所以,保险欺诈行为使得合同不具备合法有效的要件,属于无效合同。

   三、怎么识别无效经济合同

   识别无效经济合同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审查主体资格。若合同当事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因其不具备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能力,所签订的经济合同无效。例如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签订的大额经济合同。

   第二,查看意思表示。合同应是当事人真实意思的体现。若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合同,该合同无效。比如卖方故意隐瞒商品重大缺陷诱使买方签约。

   第三,检查合同内容。内容违法的合同无效,包括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以及违背公序良俗。如买卖毒品的合同,明显违反法律规定。

   第四,考量是否存在恶意串通。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而签订的合同无效。例如企业高管与外部人员勾结,低价转让企业资产的合同。

   识别无效经济合同时,需综合考量各方面因素,必要时可咨询专业法律人士,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以上是关于什么赠与合同自始无效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