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合同怎么是无效的

2025-09-20 16:22:06 法律知识 0
  合同怎么是无效的?合同无效常见情形有五种:主体不适格,如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的合同;意思表示不真实,像欺诈胁迫或恶意串通损人利益;内容违法,如买卖毒品合同;违背公序良俗,如约定违法活动;形式不合法,未办规定手续可能无效。接下来民生与法治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合同怎么是无效的

   合同无效有以下几种常见情形:

   1.主体不适格: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无效。例如,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其签订的合同自然也无效。

   2.意思表示不真实: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或双方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无效。比如,商家故意隐瞒商品缺陷欺骗消费者签订的合同,若涉及损害国家利益则无效;企业间为谋取非法利益,恶意串通签订损害其他企业利益的合同也无效。

   3.内容违法: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例如,买卖毒品的合同,因其违反了刑法等相关法律的强制性规定,自始无效。

   4.违背公序良俗:合同内容违背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如约定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合同无效。

   5.形式不合法: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未办理该手续的合同可能无效。不过,这种情况如果在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当事人办理了相关手续,合同仍可能被认定有效。

   二、合同无效怎么解约

   合同无效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不存在常规意义的解约问题,而是要进行合同无效的处理。具体如下:

   第一,返还财产。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比如交付的货物要返还,若货物已使用无法返还,需按相应价值补偿。

   第二,赔偿损失。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如一方故意隐瞒重要事实导致合同无效,给对方造成经济损失,应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追缴财产。对于违反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无效合同,如果双方都是故意的,应将双方已经取得或者约定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所有。如果只有一方是出于故意的,故意的一方应将从对方取得的财产返回对方;非故意的一方已经从对方取得的或约定取得的财产,应收归国家所有。

   处理合同无效事宜时,当事人可先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通过仲裁或诉讼等法律途径解决。

   三、卖假货合同无效吗

   卖假货的合同通常无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亦无效。卖假货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相关法律规定,以售卖假货为内容的合同因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而无效。

   同时,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若消费者因商家故意隐瞒售卖假货的事实而订立合同,消费者可行使撤销权。合同被撤销后,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等同于无效。

   合同无效或被撤销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以上是关于合同怎么是无效的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