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显失公平的合同是无效合同吗要履行吗

2025-09-20 19:02:10 法律知识 0
  显失公平的合同是无效合同吗要履行吗?显失公平的合同是可撤销合同而非无效合同。一方利用对方危困等致使显失公平,受损害方有权请求撤销。撤销前合同有效,当事人需按约履行;撤销后自始无约束力。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行使撤销权有时间限制。具体详细内容和民生与法治网小编一起来看看。

   一、显失公平的合同是无效合同吗要履行吗

   显失公平的合同并非无效合同,而是可撤销合同。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也就是说,在合同存在显失公平的情况下,在未被依法撤销之前,该合同是有效的。

   在合同被依法撤销之前,当事人通常需要按照合同约定履行相应义务。但一旦受损害方依法行使撤销权,经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确认撤销后,该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无需再履行合同义务。不过,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需注意的是,当事人应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行使撤销权。

   二、显失公平的合同是无效合同吗,有哪些法律依据

   显失公平的合同并非无效合同,而是可撤销合同。相关法律依据主要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显失公平的合同主要特点在于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明显不对等,一方获得了过多利益,而另一方承担了过重义务,且这种不对等是在订立合同时就已存在,同时往往伴随着一方利用了另一方的不利处境或对方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况。

   之所以规定显失公平的合同为可撤销合同而非无效合同,是为了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如果受损害方愿意接受该合同的约束,法律不予干涉;若受损害方认为合同显失公平对自己不利,可通过法定程序向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撤销该合同,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合同被撤销后,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三、显失公平的合同是无效的吗,法律上如何认定

   显失公平的合同并非无效合同,而是可撤销合同。以下为你详细说明:

   在法律上,对于显失公平合同的认定有一定标准。(一)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明显不对等。一方获得的利益远远超过其应得,而另一方承担的义务与其所获利益严重失衡。例如,在买卖合同中,一方以极低价格出售价值极高的物品,且该价格与市场价格严重偏离。

   (二)这种显失公平的状况是在订立合同时就已存在。如果是合同履行过程中因市场变化等原因导致的不公平,不属于显失公平合同的范畴。

   (三)一方利用了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比如,一方趁另一方急需资金治病而以极低价格收购其房产。

   当合同被认定为显失公平后,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合同被撤销后,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

   以上是关于显失公平的合同是无效合同吗要履行吗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华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