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合同中有哪些免责条款无效
一、合同中有哪些免责条款无效
在合同中,以下几类免责条款通常被认定为无效:
一是造成对方人身损害的免责条款无效。人身权利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生命健康安全应受到严格保护,任何预先约定免除因自身过错给对方造成人身损害赔偿责任的条款,均违背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不具有法律效力。
二是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免责条款无效。故意或重大过失表明行为人主观上存在严重过错,对由此造成的对方财产损失予以免责,明显有悖公平和诚实信用原则,也不符合法律对过错责任的基本要求。
此外,若免责条款存在格式条款情形,且提供格式条款一方未履行提示或者说明义务,致使对方没有注意或者理解与其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的,对方可以主张该条款不成为合同的内容。总之,合同中的免责条款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不得违背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否则将被认定无效。
二、合同中显失公平条款是否无效
合同中显失公平的条款并非当然无效,而是属于可撤销的情形。具体分析如下:
一方面,显失公平条款并非绝对无效。绝对无效的合同条款通常是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违背公序良俗等,而显失公平主要是指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仅显失公平并不必然导致条款无效。
另一方面,显失公平条款是可撤销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在合同存在显失公平情形时,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一旦受损害方依法行使撤销权,且经法院或仲裁机构审查确认符合撤销条件,那么该显失公平的条款就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但若受损害方未在法定期间内行使撤销权,撤销权消灭后,该条款依然有效。
总之,合同中显失公平条款不是无效条款,而是可由受损害方依法申请撤销的条款。
三、合同中显失公平条款的无效吗
合同中显失公平的条款并非当然无效,而是属于可撤销的条款。具体分析如下:
从法律规定来看,显失公平是指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这种情况下,受不利影响的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从原因分析,之所以规定为可撤销而非直接无效,是为了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合同的订立往往是双方基于一定的意愿和考量进行的,即使存在显失公平的情况,也可能有其他复杂的背景和因素。给予受损害方撤销权,让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撤销合同,更符合实际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撤销权的行使是有时间限制的。一般来说,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行使撤销权。若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以上是关于合同中有哪些免责条款无效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