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撤销合同与合同无效的区别
一、撤销合同与合同无效的区别
撤销合同与合同无效存在多方面区别:
1. 原因不同:合同无效的原因通常是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存在恶意串通等情形;而可撤销合同的原因主要包括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欺诈、胁迫等,这些事由影响了当事人意思表示的真实性。
2. 效力不同:无效合同自始无效,即从合同成立时就不具有法律效力,且任何人都可主张其无效;可撤销合同在被撤销前是有效的,只有在撤销权人行使撤销权后,合同才自始无效。
3. 主张权利的主体不同:对于无效合同,法院和仲裁机构可依职权主动审查合同效力,任何利害关系人都能主张合同无效;可撤销合同只能由享有撤销权的当事人向法院或仲裁机构提出撤销请求,其他人无权主张。
4. 行使期限不同:无效合同不存在期限限制,任何时候发现合同无效,都可主张;可撤销合同有除斥期间,一般当事人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定时间内行使撤销权,否则撤销权消灭。
二、什么样的合同是无效的合同
根据法律规定,以下几类合同为无效合同:
第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无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无法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其签订的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
第二,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无效。这类合同并非双方真实意愿的体现,仅是表面形式,实际上并无履行合同的真实意图。
第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但如果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合同无效的除外。这体现了法律对合同合法性的基本要求。
第四,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无效。公序良俗是社会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的体现,合同内容若与之相悖,将不被法律认可。
第五,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合同无效。这种恶意勾结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严重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合同自然无效。
三、有效合同和无效合同的区别
有效合同和无效合同存在多方面区别:
- 法律要件:有效合同需主体适格,即当事人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内容合法,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与公序良俗。无效合同则不满足上述部分或全部要件,如主体无行为能力、内容违法等。
- 效力:有效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需依约履行义务,否则要承担违约责任。无效合同自始无效,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无需履行,合同规定的权利义务也不受法律保护。
- 法律后果:有效合同履行后,当事人可实现预期经济目的。若一方违约,另一方可要求其承担继续履行、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无效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返还,不能返还或没必要返还的,应折价补偿。有过错一方需赔偿对方因此遭受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各自承担相应责任。
- 国家干预:对于有效合同,国家一般不主动干预,由当事人自行决定是否履行及是否追究违约责任。而对于无效合同,国家会主动干预,司法机关和仲裁机构可依职权确认合同无效。
以上是关于撤销合同与合同无效的区别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