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无效合同有什么好处
一、无效合同有什么好处
无效合同并非具有积极意义上的“好处”,但从法律后果和当事人权益保障角度有一定特点:
1.恢复原状:合同被认定无效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这能使当事人的财产状态尽可能恢复到合同订立前的状况,避免因无效合同持续履行造成更大损失。
2.过错赔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对受损害方进行救济,要求过错方为其行为付出代价。
3.维护法律秩序和公序良俗:确认合同无效有助于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法律权威和社会公共利益。比如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被认定无效,可防止当事人通过不正当手段谋取利益。
然而,签订无效合同会耗费当事人时间、精力和金钱成本,还可能引发纠纷,所以应尽量避免签订无效合同。
二、合同无效年龄怎么算
合同无效与年龄的关系主要涉及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签订的合同自始无效。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如果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不属于纯获利益或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范围,又未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追认,则该合同无效。
对于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其签订的合同一般有效。
判断合同因年龄因素是否无效,要先确定当事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状态,结合合同性质等综合考量。
三、无效合同指哪些方面
无效合同是指合同虽然已经成立,但因严重欠缺有效要件,在法律上不按当事人之间的合意赋予其法律效力的合同。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主体不适格导致的无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即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实施的合同行为无效。
2.意思表示不真实导致的无效。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比如双方通谋签订虚假合同掩盖非法目的。
3.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导致的无效。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也无效。比如买卖毒品的合同,就因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而无效。
4.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导致的无效。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如代理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签订的合同。
以上是关于无效合同有什么好处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