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开庭时提交证据合法吗
一、开庭时提交证据合法吗
开庭时提交证据是否合法需依据具体情况判断。
一般而言,当事人应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若在举证期限届满后开庭时才提交,存在不被法院接纳的风险。但存在特殊情形:其一,若该证据属于新证据,例如在举证期限届满后才发现的证据等,是可以在开庭时提交的,法院通常会组织质证并审查认定。其二,对方当事人同意质证的,即便超过举证期限,法院也可能允许对该证据进行质证并处理。
若因客观原因无法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当事人应及时向法院申请延长举证期限。若未申请延长且超过举证期限提交证据,可能面临证据不被采纳的后果,从而对自身诉讼主张的支持产生不利影响。总之,开庭时提交证据合法性取决于是否符合证据规则关于举证期限及新证据等相关规定。
二、线上开庭怎么核对证据
线上开庭核对证据,需遵循特定流程与规范。
庭审前,当事人应按法院要求,将证据材料的电子文档或扫描件及时提交至指定平台或邮箱,确保对方当事人能够查阅。同时,自己要准备好清晰、完整的证据原件或原始载体,以备可能查验。
庭审中,法官会引导进行证据核对。通常先由举证方逐一举示证据,说明证据的名称、来源、证明目的等信息。随后,质证方发表质证意见,从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三方面进行审查判断。
对于真实性,要考量证据是否为原件、原物,复制件、复制品与原件、原物是否相符等;关联性审查证据与待证事实有无关联及关联程度;合法性则关注证据的收集方式、形式等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线上核对证据时,各方需利用庭审系统的功能,如展示功能清晰呈现证据内容,交流功能准确表达意见。若对证据有疑问,可请求法官允许进一步说明或询问。
三、法院开庭几天可以补证据
关于开庭后补证据的问题,需依据具体情况判断。
在一审普通程序中,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确有困难的,可申请延期举证。若在举证期限届满后开庭时才发现新证据,该新证据若是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届满后才发现,且不属于其故意或重大过失未在举证期限内提交的,法院通常会组织质证。
对于二审程序,若一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或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前申请法院调查取证未获准许,二审法院经审查认为应当准许并依当事人申请调取的证据,可在二审开庭时提交。
需明确,并非任何时候都能随意补证据。若逾期提交证据,法院可能不予采纳。若该证据与案件基本事实有关,法院应当采纳,但会对当事人予以训诫、罚款。所以,当事人应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法院要求,合理把握提交证据的时机,避免因逾期提交证据导致不利后果。
以上是关于开庭时提交证据合法吗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