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开庭时不能出示新证据吗
一、开庭时不能出示新证据吗
开庭时可以出示新证据。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新证据是可以在开庭时提交的。
新证据分为不同情况。一审程序中的新证据包括: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后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确因客观原因无法在举证期限内提供,经人民法院准许,在延长的期限内仍无法提供的证据。二审程序中的新证据包括:一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前申请人民法院调查取证未获准许,二审法院经审查认为应当准许并依当事人申请调取的证据。
不过,当事人若要提交新证据,应当在合理时间内提出。若故意迟延提交,可能面临证据不被采纳的风险,同时如果因逾期举证给对方造成损失的,还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法庭会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对新证据进行审查判断,决定是否采纳该证据以及其证明力大小。
二、原告开庭会提交证据吗
原告在开庭时是否提交证据,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从诉讼流程角度,原告在起诉时通常应提交初步证据以证明其主张和立案的合理性。然而,在开庭阶段,原告仍有提交证据的可能性。一方面,若存在在起诉后才获取到的对案件有重要影响的新证据,原告可以在开庭时提交。法律为保障当事人充分行使诉讼权利,允许在合理时间内补充关键证据。
另一方面,依据相关举证规则,如果在规定举证期限内原告因客观原因未能及时提交证据,在开庭时说明正当理由后,经法庭允许,也可能被准许提交证据。
不过,并非所有情况下开庭提交证据都会被接受。若没有正当理由且超出举证期限提交证据,法庭可能不组织质证,该证据也就难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总之,原告开庭时存在提交证据的可能,但需遵循法定程序和规定。
三、二次开庭算伪造证据吗
二次开庭本身并不必然构成伪造证据。二次开庭通常是因为案件较为复杂,一次庭审未能充分查明事实、完成举证质证等法定程序,法院依职权或当事人申请决定再次开庭审理。
而伪造证据是指当事人或其他诉讼参与人故意制造虚假证据材料,意图误导司法机关作出错误裁判的严重违法行为。判断是否构成伪造证据,关键在于是否存在故意编造、篡改、歪曲证据内容等行为。
如果在二次开庭过程中,一方拿出新证据,该证据经过法定程序收集、具备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那么就不属于伪造证据;反之,若新提交的证据是故意伪造、变造的,则构成伪造证据。伪造证据严重干扰司法秩序,损害司法公正,实施者将面临相应法律制裁,如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以上是关于开庭时不能出示新证据吗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