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民法典里的买卖合同是怎样的

2025-10-05 14:00:29 法律知识 0
  民法典里的买卖合同是怎样的?买卖合同是出卖人转移标的物所有权给买受人、买受人支付价款的合同。民法典中其要点包括合同成立生效、标的物规定、价款支付、风险转移等,还涉检验、通知等,签订履行时应遵循规定保障权益。接下来民生与法治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民法典里的买卖合同是怎样的

   买卖合同是出卖人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于买受人,买受人支付价款的合同。在民法典中,买卖合同有诸多要点。

   (一)合同的成立与生效。一般而言,双方就买卖的主要条款达成合意,合同即成立。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法律另有规定或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二)标的物相关规定。出卖人应当按照约定的质量、数量、包装方式等交付标的物。若标的物存在质量瑕疵等不符合约定的情况,买受人有权要求出卖人承担违约责任,如修理、更换、退货等。

   (三)价款支付。买受人应按照约定的数额、时间、地点等支付价款。若未按约定支付,构成违约,需承担相应责任。

   (四)风险转移。一般情况下,标的物交付时风险转移给买受人,但法律另有规定或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此外,买卖合同还涉及检验、通知等多方面规定。双方在签订和履行买卖合同时,应严格遵循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二、民法典关于试用买卖合同在什么情况下生效

   试用买卖合同的生效需满足一定条件。(一)主体适格,即订立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应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能够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理解并承担合同约定的权利和义务。

   (二)意思表示真实,双方关于试用买卖的约定是出于真实意愿,不存在欺诈、胁迫、重大误解等可能影响合同效力的情形。例如,卖方不得故意隐瞒商品的重大瑕疵来误导买方签订试用买卖合同。

   (三)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比如,试用买卖的标的物不能是法律禁止流通的物品。

   (四)合同形式符合要求,试用买卖合同一般采用书面或口头等形式,只要双方达成一致意思表示即可,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此外,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当事人约定了合同生效的附加条件或期限,那么只有当该条件成就或期限届满时,试用买卖合同才生效。

   三、民法典关于买卖合同的诉讼时效是怎样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买卖合同的诉讼时效有以下要点:

   (一)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例如,在买卖合同中,若一方未按约定支付货款,另一方知道该情况时,诉讼时效开始起算。

   (二)存在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如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像卖方催告买方支付货款;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例如买方承诺会尽快支付货款;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等,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三)最长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十年。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买卖合同当事人应关注诉讼时效规定,及时行使权利,避免因超过诉讼时效而丧失胜诉权。

   以上是关于民法典里的买卖合同是怎样的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