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确认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据是什么
一、确认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据是什么
确认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据主要有以下几类:
其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这些凭证能直接反映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经济往来,是重要的证据之一。
其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此类证件通常由用人单位统一制作发放,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其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这些记录往往包含劳动者的基本信息以及入职相关情况,可作为证据。
其四,考勤记录。包括考勤表、打卡记录等,能证明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和出勤情况,从而间接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
其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如果有其他同事能够证实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其证言也具有一定的证明力。
在实际认定中,往往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多种证据,以确认真实的劳动关系。
二、事实劳动关系认定后怎样要求赔偿
认定事实劳动关系后,可从以下几方面要求赔偿:
其一,要求支付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其二,主张经济补偿。因用人单位过错导致劳动关系解除的,如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等,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其三,请求赔偿因工伤等导致的损失。在工作过程中遭受工伤的,劳动者可要求用人单位承担工伤赔偿责任,包括医疗费、伤残津贴、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各项费用。劳动者需保留好相关证据,如工资发放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等,以便在主张赔偿时提供有力支持。
三、确认劳动关系举证责任倒置法律规定是什么
在确认劳动关系的案件中,举证责任倒置的法律规定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用人单位需对与劳动者不存在劳动关系承担举证责任。即当劳动者主张存在劳动关系,而用人单位否认时,用人单位应提供证据证明双方不存在劳动关系,如考勤记录、工资发放记录、工作安排等相关证据。若用人单位不能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双方不存在劳动关系,法院将根据劳动者提供的其他证据,如工作证、工作服、工作邮件等,结合案件具体情况,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这一规定旨在平衡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举证能力,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避免用人单位以各种理由否认劳动关系的存在,从而使劳动者在维权时面临困难。
以上是关于确认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据是什么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