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中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伤害。在工伤赔偿过程中,伤残等级评定是关键环节。但有些工伤可能因为伤情轻微或无法评定伤残等级,那么这些情况下的工伤该如何赔付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工伤认定
需要进行工伤认定。工伤认定是指确认劳动者受到的伤害是否属于工伤的过程。如果认定为工伤,那么劳动者就有权享受工伤赔偿。
2. 医疗费用赔偿
即使无法评定伤残等级,劳动者在工伤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费用仍然应当得到赔偿。这包括治疗工伤的费用、康复费用以及必要的交通费用等。
3. 工资待遇
在工伤治疗期间,劳动者应享受停工留薪待遇。如果无法评定伤残等级,劳动者在伤愈后可以继续工作,其工资待遇应按照原工资水平发放。
4. 一次性赔偿
对于无法评定伤残等级的工伤,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协商一次性赔偿。一次性赔偿的标准可以根据劳动者的伤情、工资待遇以及用人单位的经济状况等因素确定。
5. 法律援助
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工伤赔偿方面发生纠纷,劳动者可以寻求法律援助,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评不了伤残等级的工伤赔偿,主要包括工伤认定、医疗费用赔偿、工资待遇、一次性赔偿以及法律援助等方面。劳动者在遇到此类情况时,应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合理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用人单位也应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