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工亡的判定标准

2025-10-14 04:40:40 法律知识 0
  工亡的判定标准?工亡判定标准:工作时因工作原因受事故伤害致死;工作前后做相关预备或收尾工作受事故伤害致死;工作时因履职遭暴力意外伤害致死;患法定职业病死亡;因工外出受伤害或失踪;上下班非主责事故致死;工作时突发疾病死亡或48小时内抢救无效死亡。接下来民生与法治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工亡的判定标准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工亡判定标准如下:

   一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导致死亡。这要求事故与工作存在直接关联,是履行工作职责所引发。

   二是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致死。例如上班前准备工具、下班后清理工作场地等过程中发生意外死亡。

   三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而亡。即遭受来自外部的暴力袭击,且该暴力与工作履职相关。

   四是患职业病死亡。需经专业机构诊断为职业病,且该职业病符合法定的职业病目录范围,因职业病导致死亡可认定工亡。

   五是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比如受单位指派外出办公过程中遭遇意外事故或失踪。

   六是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死亡。需注意责任认定,本人并非主要责任方才符合条件。

   七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强调在工作期间和岗位上突发疾病这一特定情形。

   二、工亡48小时认定条件

   工亡的“48小时认定条件”主要如下:

   其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这强调疾病发作是在正常的工作时段以及员工所在的工作岗位上,包括因履行工作职责而处于的特定场所等。

   其二,突发疾病需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48小时的起算时间,一般从医疗机构首次诊断时作为突发疾病的起算点,至死亡时刻的时长不超过48小时。这里的“抢救无效死亡”要求疾病发作后经过医疗救治,最终未能挽回生命。

   同时需明确,“48小时”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认定较为严格,若超出该时长即便情况类似也难以认定为工亡。认定时,需有完整的医疗诊断记录、抢救过程病历等作为证明材料。并且,若存在员工故意自伤自残等排除工伤认定的情形,即便符合“48小时”条件,也不能认定为工亡。总之,工亡“48小时认定条件”需全面、严格审查判断。

   三、认定工亡的4个条件有那条法律支持

   认定工亡主要依据《工伤保险条例》。该条例规定认定工亡需满足以下条件:

   一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导致死亡。这强调工作时间、地点与工作原因的紧密联系,如职工在正常上班时执行工作任务而遭遇意外死亡。

   二是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死亡。像上班前准备工具、下班后清理工作现场时发生意外致死。

   三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死亡。例如职工在制止不法侵害、维护单位正常秩序时不幸遇害。

   四是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死亡。此条需注意事故责任认定以及特定的通勤路线范围。满足上述条件之一的,可认定为工亡。

   以上是关于工亡的判定标准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