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离职协议签了没给工资咋办

2025-10-17 04:02:25 法律知识 0
  离职协议签了没给工资咋办?离职协议签了却没拿到工资,可先与原用人单位友好协商,明确应按协议支付工资并设支付期限;接着收集离职协议、劳动合同等相关证据;协商无果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也能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满还能起诉维权。接下来民生与法治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离职协议签了没给工资咋办

   若离职协议签了但未获得工资,可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与原用人单位进行沟通。尝试友好协商,向其明确指出依据离职协议,应按时支付工资。要求对方说明未支付的原因,并设定合理的支付期限。

   其次,收集相关证据。如离职协议原件、能证明工作关系及工资约定的材料,像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工作证等,还有与单位沟通工资支付问题的聊天记录、邮件、通话录音等,这些证据对后续维权至关重要。

   再者,若协商无果,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准备好相关证据材料,前往当地劳动监察机构反映情况,其会依法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处理。

   另外,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按照仲裁程序进行,仲裁委将依法审理并作出裁决。若对仲裁结果不满意,还可在规定时间内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司法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我被公司逼迫离职有补偿吗

   若被公司逼迫离职,是否有补偿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如果公司存在以下情形,逼迫员工离职,员工有权获得补偿:一是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二是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三是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四是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五是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员工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六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在此类情况下,公司需按员工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

   若员工能提供公司逼迫离职的相关证据,如书面通知、录音、聊天记录等,将有助于主张自身权益。但如果无法证明是公司逼迫离职,或属于员工自身主动离职且不符合法定补偿情形,则难以获得补偿。建议收集相关证据后,与公司协商补偿事宜,协商不成可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用人单位不签合同可以随时离职吗

   用人单位不签合同,劳动者并非可以随时离职。

   从法律角度看,根据相关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若劳动者想离职,虽用人单位未签合同属于违法行为,但劳动者也应遵循法定程序。一般情况下,劳动者需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的,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以完成正常的离职交接手续。

   不过,在一些特定情形下,劳动者可以即时解除劳动关系且无需提前通知。例如,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总之,用人单位不签合同存在过错,但劳动者离职也需依据具体情况,依法依规进行。

   以上是关于离职协议签了没给工资咋办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