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工伤劳动仲裁流程及时间
一、工伤劳动仲裁流程及时间
工伤劳动仲裁流程如下:
第一步,申请。申请人需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仲裁委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申请书应载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基本信息、仲裁请求及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等。
第二步,受理。仲裁委在收到申请后,会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审查,符合受理条件的,予以受理,并通知申请人;不符合的,会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
第三步,送达。仲裁委受理后,会将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被申请人需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答辩书。
第四步,开庭。仲裁庭会提前通知双方开庭时间、地点。开庭时,双方可进行举证、质证、辩论等。
第五步,裁决。仲裁庭根据审理情况作出裁决,并制作裁决书送达双方当事人。
关于时间,一般来说,仲裁委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5日内决定是否受理。仲裁庭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45日内作出裁决;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批准可延期不超过15日。整个工伤劳动仲裁流程通常在60日内结束,但如果存在特殊情况,如需要鉴定、审计等,时间可能会相应延长。
二、工伤申请流程及材料
工伤申请流程如下:
第一步,用人单位应在规定期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若用人单位未提出,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在规定时间内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申请。
第二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收到申请后,会在规定时间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材料不完整的,要求申请人在规定时间内补齐。
第三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后,会根据需要对申请人提供的证据进行调查核实。
第四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规定时间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
申请工伤需要准备的材料包括:
一是工伤认定申请表,该表可在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官网下载或在其办公地点领取,需准确填写相关信息。
二是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人事关系的其他证明材料,如劳动合同、工资发放记录、工作证等。
三是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三、工伤劳动仲裁开庭流程
工伤劳动仲裁开庭流程如下:
(一)庭前准备
仲裁委员会会提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当事人需按时到庭,若有正当理由无法到庭,应提前申请延期。
(二)开庭调查
1.仲裁庭核实当事人身份,宣布仲裁庭组成人员,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并询问是否申请回避。
2.申请人陈述仲裁请求、事实和理由,被申请人进行答辩。
3.双方当事人举证、质证。当事人应提供能证明工伤事实、劳动权益等相关证据,对对方提交的证据发表意见,质疑其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
(三)庭审辩论
双方当事人围绕争议焦点展开辩论,阐述观点和法律依据,反驳对方主张。
(四)调解
辩论终结后,仲裁庭会询问双方是否愿意调解。若双方同意,仲裁庭会主持调解,促使达成和解协议;若调解不成,仲裁庭将不再调解。
(五)最后陈述
双方当事人进行最后陈述,表达最终意见和诉求。
(六)庭审结束
仲裁庭宣布闭庭,之后会根据庭审情况和证据作出裁决,并在规定时间内送达裁决书。
以上是关于工伤劳动仲裁流程及时间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